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智能温控器到无人驾驶汽车 智能新时代来临?
  • 2014-2-12 17:17:42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程朋
  • 作者:电脑报记者 王星
【电脑报在线】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秤、智能灯、智能门锁、智能汽车……随着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的兴起,近来几乎所有的硬件产品都要贴上“智能”的标签;然而无论是在科技爱好者还是普通消费者看来,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很难真正给人“智能”的感觉。
     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秤、智能灯、智能门锁、智能汽车……随着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的兴起,近来几乎所有的硬件产品都要贴上“智能”的标签;然而无论是在科技爱好者还是普通消费者看来,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很难真正给人“智能”的感觉。

     不过就在这个月,接连发生的几个新闻似乎预示着智能新时代正悄然来临。这些更智能的产品和技术与市面上的所谓智能产品有着怎样的区别?智能化的方向又在哪里?

自主学习成亮点 智能家居新贵获Google高价收购
      1月13日,Google宣布以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设备生产商Nest,引起业内震动。对于关注互联网但并不了解智能家居的人们来说,Nest是一家陌生的公司;即便对于很多喜爱智能硬件并看好Nest的观察者来说,这家成立不到四年的公司能以32亿美元的高价出售也出乎他们的意料。
     Nest是一家怎样的公司,缘何能受到Google这家此前并未涉足智能家居领域的互联网巨头的青睐?
     Nest有着一位声明显赫的联合创始人兼CEO——托尼·费德尔(Tony Fadell)曾在苹果担任高级副总裁,被称为“iPod之父”。2010年,他与马特·罗杰斯 (Matt Rogers)一起创建了这家公司,不过迄今为止,他们只推出了两款产品:名为Nest Thermostat的智能温控器以及名为Nest Protect的智能烟雾探测器。
      与许多近来广受关注的智能硬件产品一样,Nest的两款产品有着出色的外观设计,也能通过手机控制和获取相关数据——这些特性以及费德尔的光环都被认为是Google高价收购Nest的因素;但显然,这并不足以支撑起32亿美元的估值。
      与大多数以一堆数据作为最终产物的智能硬件不同,Nest的产品除了能显示数据,还能直接做出反馈——如果说智能烟雾探测器在检测到一氧化碳超标后发出警报算不上新鲜,那么智能温控器能自主学习用户对于温度的偏好并自动为用户调节温度,则鲜有同类产品能做到。


拥有自主学习功能的Nest Thermostat

    根据官方介绍,当用户安装Nest Thermostat后,首先需要手动控制它调节室内温度,而它则会通过自身的温度传感器感知室内温度,并模拟空调遥控器对其进行操控,以保证室内温度达到设定的水平。

     在一天的不同时候,用户对于室内温度会做出不同的设定,例如当他们上床睡觉时会将空调调到适合睡眠的模式;而他们离家工作时,则会将空调关闭,以节省电能……

    Nest Thermostat会记录下所有这些操作,大约一周以后它就能了解用户的习惯,并自动为用户调节温度——即便你出门时忘了关空调,它也会自动帮你关掉,你可能因此剩下不少电费。

    如果它的自动控制不够精准,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用户也可以进一步做手动调节;随着操作次数的累计,它会不断进行“学习”,提高自动控制的准确性。

      这被认为是Nest能被Google相中的关键因素。在业界,曾有一句话叫做“Google对你的了解比你想像地更多”,无论它的初衷是称赞它掌握大量的数据还是讽刺它窃取用户隐私,Google了解用户的野心可见一斑。而Nest便是一家能在锌粉领域非常直接地了解用户的公司;不仅如此,它还能智能地做出反馈,而这又能帮助它进一步了解它所面对的用户

 

巨头的赌注:智能汽车与“提前发货”
如果要在Google产品线中找一款类似的产品,或许有人会想到无人驾驶汽车。
在Google开发无人驾驶汽车的前后,从美国的通用、福特到欧洲的梅赛德斯、宝马再到日本的日产、丰田,几乎所有汽车巨头都投入了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中。


Induct Technology的无人驾驶汽车Navia


     不过率先推出商用无人驾驶汽车的却是一家明不见经传的法国公司。在今年的CES上,这家名叫Induct Technology的公司展示了全世界首款商用自动驾驶汽车Navia,它拥有四个光学雷达,并在多个立体光学摄像机的配合下建立周围环境的实时3D地图,为计算机操控汽车行驶提供依据;据介绍,这款车的最高时速为20公里,售价为25万美元。

    作为一家成立仅9年的汽车公司,想让一款如此高价的汽车打开市场恐怕并不容易,因此尽管宣称商用,但仍旧是概念大于实质。不过随着商用无人驾驶汽车时代拉开帷幕,汽车的智能化也有望被大幅推进。

    说起对于用户的了解,能够与Google相提并论的公司非亚马逊莫属,亚马逊去年在CES上宣布推出用户送货的无人驾驶飞机Prime Air之后,于去年年底公布了这款产品的视频Demo,理念上与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异曲同工。

    但亚马逊的“智能”并不仅限于硬件——近日,一项亚马逊于去年12月申请的专利遭到曝光。这个被称为“提前发货”的技术可以在用户点击购买按钮前预测用户的购买行为,提前进行发货,预测的依据是亚马逊所积累的数据,例如用户的浏览、购买记录;换句话说,如果亚马逊判断一个用户会购买某件商品,它就会主动将让该商品进入发货流程——当然,这项技术会更多用于那些较为畅销的商品身上,这样能提升预测的成功率。

     据分析,该技术能缩短用户完成购物后等待送货的时间;考虑到西方国家相对于中国更高的物流成本和更长的运送周期,这项技术若能得到应用,有望进大幅提升亚马逊用户的下单率,同时减少用户因希望“即买即走”而选择线下购物的情况。

 

智能,是主动做的更多,人做的更少
——专访英特尔互动与体验研究院负责人吉尼薇·贝尔(Genevieve Bell)


    一系列新闻似乎在像我们展示智能新时代正悄然来临。但它们相比其他的所谓智能产品又智能在哪里呢?
     1月初,记者与英特尔互动与体验研究院负责人吉尼薇·贝尔(Genevieve Bell)就此进行了沟通。她拥有斯坦福大学的人类学博士学位,并在这所硅谷最著名的学府任教,随后于1998年加入英特尔,曾在数字家庭部门工作,是回答这个问题相当合适的人选。

电脑报:最近智能硬件是个很热门的话题,那么什么是智能?
吉尼薇·贝尔:简而言之,就是让机器做更多的事情,让人做更少的事情。它需要对你的行为有足够多的了解,进而能做足够多的事情,而对你的要求更少。当然智能不只是关于行为,也关于能源,比如智慧城市就与高效利用能源、可持续发展有关。
     20年前说起智能,人们会想到积极主动型计算机(proactive computer),如今这个概念应该有所发展了,应该包含能耗、可持续性等问题。智能还包括安全,更安全的世界,更安全的自己,这就要求给用户更强的保护。

电脑报:在让世界变得更智能的过程中,作为一个人类学家,你的任务是什么?
吉尼薇·贝尔:我们的任务是去回答什么是“智能”,什么是“效率”,怎样提高效率,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在城市里人们究竟发生了什么。
    比如在智慧城市领域,我的一个同事为了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去很多城市街头调查,他发现很多十字路口留给行人过马路的信号灯时间是不够的,尤其对于老人和残疾人来说;这件事如果你不去观察恐怕很难了解,人们只会告诉你他们都是遵守交通规则的。所以,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家,我认为在把城市变得更智能之前,其核心在于对用户的行为要了解足够多,能更多地参与到用户的行为中,对于用户提出更少的要求。

记者手记:现在的智能不智能
       再让我们回头看看如今市面上的所谓智能硬件吧。从去年开始,国内外的许多IT类展会上都能看到大量的智能硬件,从可穿戴设备到智能家居再到智能汽车,硬件复兴的声音此起彼伏。然而仔细看看这些硬件,你会发现它们远远达不到“智能”。
     先说可穿戴设备。几个月前我在关于Fitbit Flex的评测文章中详述了这款产品的问题,不久之后该公司推出了它的升级版Fitbit Force,一些问题得到解决,例如手环上加入了一块小的OELD屏幕,可以更直观地显示数据,也支持时间显示,用户无需另外佩戴手表;此外它还多了测量爬楼梯数量的功能。
    然而,这些产品最终能带给用户的依旧是一堆数字,以及基于这些数字的图表,而无法告诉用户这些数字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又应该怎么办。用户若想更完整地使用这些产品,还是需要手动输入自己骑车、游泳的时间和距离,以及自己每天吃了些什么;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无法知道明天应该吃些什么,做多久的运动……
      Fitbit的对手们也同样没有解决这方面的问题。Jowbone Up24终于支持了蓝牙无线同步,但最终呈现的结果与之前并无明显区别。由苹果前CEO斯库利创办的Misfit 成为了手环市场上的新贵,旗下的Shine手环凭借精致的外观设计异军突起,Misfit公司也很快获得了李嘉诚的维港投资的1520亿美元B轮融资;但具体到提供给用户的内容上,Shine与Jawbone和Fitbit的手环也并无实质区别。
至于智能眼镜等头戴式设备,则仍处于发展早期,虽然在CES上和硅谷地区能看到一些人佩戴Google Glass,但能体现其“智能”的杀手级应用仍未出现。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智能家居领域。智能灯、智能门锁、智能遥控器等产品都支持手机远程操控,并具备一些个性化特色功能,但都只是被动地等待用户发出指令,无法了解用户想要什么,更无法做出反馈。不是他们不想做,而是他们做不到——提供一个反馈功能不难,但工具的反馈是否是用户想要的,还取决于数据搜集的精准性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床垫在你半夜翻身时突然变硬,或者在你熟睡是突然仰起,那是多么令人讨厌的事情?但这并不能证明用户不需要,很可能只是因为产品所提供的反馈无法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文出自2014-01-27出版的《电脑报》2014年第04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