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只有中国才懂的互联网金融
  • 2014-3-8 17:13:39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程朋
  • 作者:
【电脑报在线】我第一次听到互联网金融,是在北京国贸的一个写字楼上,后来又在上海的一个咖啡厅中,听到了这个名词。我当时心想:噢,这是多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词语啊!顿时对说出这个词语的人生出滔滔不绝崇拜之心。
      我第一次听到互联网金融,是在北京国贸的一个写字楼上,后来又在上海的一个咖啡厅中,听到了这个名词。我当时心想:噢,这是多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词语啊!顿时对说出这个词语的人生出滔滔不绝崇拜之心。
     那是在2012年,此后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迅速火起来,一年半后的2014年两会期间,互联网金融没有丝毫退潮迹象。据悉,参与两会的金融界代表会员几乎人手一份针对互联网金融提案议案,其中权益保障、加强保障成为关键词。甚至一些会员,还发出了“关掉各种宝”、“余额宝吸血鬼”的激进观点。
     这真是一个颇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的现象:从余额宝的出现,到现在“吸血鬼”等各种争辩,无论是形态发展、属性、市场竞争态势,所谓互联网金融都打上了颇具“中国特色”的鲜明烙印。
     首先,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互联网金融只是中国才有的概念,在互联网和金融最发达的美国就没有这个概念,从概念上就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在美国,尽管借贷俱乐部(Lending Club)和众筹(crowd funding)兴盛蓬勃,以比特币为首的虚拟货币引领风潮,甚至在2013年美国还搞了一个全球网贷峰会,但是如果你向美国人问起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他们就会一脸茫然。
     美国人不兴这些莫名其妙、难以理解的生涩概念。当然有美国朋友说,互联网金融这个词语,属于中国几千年汉语的精华,在美国英语中实在很难翻译,所以导致现在美国都没有这个名词。这或许是一方面的原因,但绝不是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美国人看来,互联网、金融(注意,这是两个毫不相关的名词)实际上在互联网诞生那天就开始了,无论是网贷、虚拟货币或在线银行,都只是互联网技术的一种运用而已,互联网对金融的冲击,本质上是互联网技术(机器)与商业关系的冲突而已。以网贷为例,美国两大P2P网贷公司Lending Club和Prosper 2013年的成交量总计24.2亿美元,相对于美国金融体系万亿美元级的社会融资规模而言,网贷仍然是极小的部分,而且在美国、日本、韩国等是金融主导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主导金融,互联网理财只是作为商业理财外的有限补充。
     从发展形态来看,也是中国特色的体现,不,准确点来说是山寨文化的体现。从余额宝开始,各种宝开始蜂拥出现,各种P2P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而生。种种乱象之下,那么多网络、机构甚至银行都激情澎湃地投入到“互联网金融”的热潮中,所看到的都只是那个上千亿元的数字,都只是乐观地认为自己这里的客户数量也多、流量也大,大家似乎都不约而同地忽略了基本情况:自己的客户有没有带钱包?其中的钱又有多少?是什么样的性质?

 
     嘿,他们才懒得管呢。中国特色的商业规则是,看到有利可图一窝蜂涌上,哪怕挤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怕的是自己没有赶上这班车。目前所谓的互联网金融的、组成群体实在是太复杂了,比任何一个传统行业都复杂。单单是在线理财这一个分支,就有阿里、腾讯、百度、苏宁、银行、基金,甚至还有财经媒体等各种风格迥异的平台都来掺和一脚,大家所能做的事情也只是用高收益等各种炒作手段吸引眼球,但这种中国特色下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之路明显不能持久——最近余额宝为首的各种宝效益纷纷下跌就是明显信号。
   说到此,我好像是在旗帜鲜明反对互联网金融,甚至有人误以为是传统银行收买的枪手?哈哈,真有银行来收买我做枪手就好了。站队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自己怎么站队。对于互联网金融,其实我用中国特色语言总结就是:概念只有一个,但不同的平台,不同的类型,它的风险认知、防控手段、以及具体操作人的风险素养应该有很大差别。像现在的情况,大部分能蹦跶到秋时就不错了。
    或许是看到了乱象,或许是因为传统行业的内心恐慌。所以两会期间,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甚至取缔的声音此起彼伏。支付宝甚至出来卖萌:小宝从出生起就得到了监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小宝很乖吧?这种卖萌声,反对人士难免内心一阵哆嗦,然后酝酿口水与搬砖起飞。
   还好在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央行行长周小川公开表态,不会取缔余额宝,对余额宝等金融业务的监管政策会更加完善。这话很有意思,既明确表态对余额宝的屠龙刀不会落下,安了马云的心,又没有让振臂捍卫传统行业的银行家们失望而归。 
本文出自2014-03-10出版的《电脑报》2014年第09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