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小心!黑客无人机!
  • 2014-3-31 14:29:26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邓晓进
  • 作者:
【电脑报在线】最近的美剧中,无人机频频亮相,而且往往扮演危险的杀手角色——精准迅捷,一击致命。考虑到美剧对观众口味的敏感与时效性,也许我们可以认为,无人机的商业化也正在迅速成熟中——得益于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我们已经可以买到现成的配件自己在家制造无人机,而且可能只需要三四百美元就够了。
  最近的美剧中,无人机频频亮相,而且往往扮演危险的杀手角色——精准迅捷,一击致命。考虑到美剧对观众口味的敏感与时效性,也许我们可以认为,无人机的商业化也正在迅速成熟中——得益于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我们已经可以买到现成的配件自己在家制造无人机,而且可能只需要三四百美元就够了。



飞翔的手机
   正如计算机发展史上重要的“家酿计算机俱乐部”一样,现在也已经有了一些以无人机为主题的社团。爱好者们自己设计、试错、生产无人机,而前《连线》杂志主编、《长尾理论》和《免费》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甚至认为,无人机将会成为下一个个人电脑。事实上,无人机爱好者们所拥有的无人机数量,已然超过了美国军方。
   当然,我们自己制造的无人机,与在电影或游戏中看到的那些可能很不一样;即使是作为战争工具的无人机,也有多种型号和规格,从翼展与波音737相仿、可以飞上近两万米高空、价值1亿4000万美元的“全球鹰”,到只有2公斤重、可以手抛起飞的“乌鸦”,都是无人机家族的成员。要是严格一点来说的话,凡是有自主飞行能力、以GPS或者机器视觉传感器导航的飞行器,都是无人机。
   精确的自动驾驶能力和无线数据传输能力是无人机的硬指标;除此之外,它也还可以再添加些别的东西,例如摄像机和其他传感器。现在这个领域正在飞速发展中——早在两年前,英国的一所大学就已经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了一架无人机的大部分组件,并在安装了其他传感器和动力设备之后成功地完成试飞。 现在的无人机,无论是技术和成本,都已经低廉到小企业和家庭也可以承担的程度。
   这也是摩尔定律的胜利。时间每过去一个月,我们都可以以比过去低得多的价格,买到好得多的硬件,而且更小、更快、更稳定。在本质上,无人机是电池、电动机、计算机和一堆传感器的集合体,甚至可以看成是智能手机的一种变形。当然最重要的,是它会飞。

新玩法
   最先接受这种智能新玩具的,依然是那些极客们。或者只是出于爱好,或者是历史悠久的黑客精神,让他们在无人机这种新事物上依然抱持探索,尝试所有的可能。有时候,这种探索可能会跨过界。
   早在2011年,就有这样的先例。一位前空军工程师和一位空军网络系统安全顾问合作,用一架退役的空军无人机造出了能飞翔的手机信号塔。这架无人机在搜索到周围的wifi网络后会主动尝试暴力获取密码,而且还能模拟真正的手机信号塔来欺骗你的手机。就在同一年,一架手工打造的四旋翼无人机——有个很吓人的名字叫“天网”——能在空中寻找wifi网络并加以破解,然后把连接到这个wifi网络的所有计算机都变成肉鸡。而制造这样一架无人机,成本只需要大概600美元。

 
   最近,无人机甚至发展成了对个人信息更重要的威胁;如果你的手机没有关闭wifi的话,就可能会中招。一位黑客开发出了能够欺骗手机的无人机,它能从智能手机中把所有信息都偷个精光。你去过哪里、你访问过什么网站、你的账户、你的密码——什么都不在话下。
   虽然开发者声称这不过是进行一下概念测试,但是其潜在的危险性依然不可小觑。毕竟现在的手机正在飞速演化,每款新手机几乎在发售当天就开始过时。仅在过去的十年中,手机就已经从只能提供通讯功能的小盒子变成了超级终端——内置6种以上的传感器,加上堪比数年前台式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还有无处不在的电磁波网络和大量专为手机开发的应用,构建成了今天的手机。它已经变成了我们须臾不可离身的万能数字助理,为我们存储记忆、梦想和欲望,记录生活中的一切细节,并为我们安排每一刻的生活。如果它的信息安全无法保证,我们的隐私将彻底丢个精光。
   开发者说他自己是一个有道德的黑客,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对智能设备缺陷的认识;电子前沿基金会说,收集设备ID和网络名称并算不上违法,但是拦截用户个人信息就算违法;但是,一旦成了这种新技术的受害者,法律途径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安全在谁手中
   虽然我们都已经知道,想在网络时代保留隐私是件多么困难的任务;但是80%以上的黑客破坏,都是由于人为失误。能偷到你密码的无人机也是一样。
   本质上,这台无人机所做的,只是模拟一个你过去使用过的无线网络而已。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家里,或者星巴克或麦当劳,只要你曾经访问过的无线网络,都会被手机记录下来。只要手机的wifi模式打开,它就会固执地寻找这些曾经访问过的网络,尝试连接一下。
   而黑客无人机就利用了这一点。它掠过空中时,会搜寻那些打开了wifi模式但却没有连接任何网络的手机,找到目标后就把自己伪装一番。手机会误认为联系上了熟悉的网络,而此时无人机就会拦截经由这个网络发送和接受的所有信息,包括曾访问过的网站名称、信用卡信息、地理位置信息等等。
   在刚刚过去的三月中,这位名叫格伦·威尔金森的安全研究人员在伦敦为电视台展示了这种技术;大约飞了一个小时,就获得了150部手机的网络名和地理信息,甚至还有一些人在各大电子商务网站上的账户名和密码。这的确很惊人。
   幸好,对于这类无人机的威胁,应对方法也很简单:勤快一点就好。只需要在无需wifi连接时关闭wifi模式,或者在手机上设置一下,要求在连接网络之前先询问一下,就可以避免这类空中的窥视者。
   虽然开发者说他的这种机器不过是为了验证一个概念,但是技术依然在不断发展,无人机也许会变成更奇怪的、更危险的工具。然而,正像电脑、互联网和手机诞生之初出现过的那些争论一样,人们最终会找到方法尽可能利用新技术,同时接受并尽可能减弱其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所有的智能设备都走过了这样一条路,无人机大概也将概莫能外吧。 
本文出自2014-03-31出版的《电脑报》2014年第12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