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中国AI想要超越美国?需要先跨越这几座大山
  • 2017/8/2 11:18:37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 施泽瓦在德国完成了有关自主机器人的博士后研究。起初,朋友们都认为他会留在欧洲或去美国继续研究。但他没有,他千里迢迢来到了中国。

人工智能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美竞争下一个战场

       施瓦在德国完成了有关自主机器人的博士后研究。起初,朋友们都认为会留在欧洲或去美国继续研究。但他没有,他千里迢迢来到了中国。

     “在其他地方,根本无法拥有像在中国这样的实验室,以及无限机遇。”施泽瓦说。

       科技领域的力量平衡正在发生改变。在人工智能这个正在改变未来世界的时代,中国成了这个领域的重要玩家——全球专家们普遍认为,在软件和芯片时代不占据优势地位的中国,正在弯道超车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领先者。

       如今在中国,人工智能从来没有像当下这样贴近人们的生活,引起过如此广泛而热烈的关注。各大科技公司争相布局AI,在一些比如深度学习、语音助手、自动驾驶等,中国企业的话语权正越来越重。

       更让外界看好的原因,是来自中国政府对人工智能的大力支持。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确定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人工智能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前,天津、浙江、北京、深圳等地发布了人工智能专项计划,从资金、人才、政策等角度,去提高中国的人工智能水平。

    在外界,尽管美国仍是当之无愧的AI大国,拥有国际顶尖的科学家和AI企业。中国在AI时代的发展和引爆速度,正美国媒体、观察员和政府官员都在发出这样的声音:亟需对中国AI发展所带来的挑战采取更加深远有效的对策。甚至,美国还开始限制来自中国的AI投资。

       一场关于 AI 的大国博弈就此展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知道,中美AI实力对比真实情况,我们更需要了解,在美国眼中,中国 AI 带给了美国怎样的压力?与美国相比,中国在AI领域有哪些优势与劣势?在这场颠覆性的技术革命里,中国是否能一举超越美国?

 

 

 

人工智能的中国速度

中科大智能机器人佳佳

      “中国的人工智能水平应该很低吧?”这是2016年7月底的一天,一位来自美国顶尖媒体记者,以傲慢地口吻向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发问。

     “你去搜一下顶尖论文、期刊,就会发现中国论文数量和质量并不输给美国。”李开复不紧不慢的回答。

     “这能够证明吗?”不甘心的美国记者继续发问。

     “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足以令所有人挺直腰肢回应任何质疑。”半年后,被称为AI布道者”的李开复对本报记者回忆起那场提问时说“中国人适合做AI,世界上43%的AI论文都是中国人写的。”

       多方调查数据支撑了李开复的说法:根据高盛报告,过去5年,华人科学家发表的AI领域论文和引用数都超过了美国,是全球第一。根据SCI收录的数据,2014年到2015年,无论是论文数量还是有效引用数据,中国都超过了美国,居于领跑位置。

     “我们前几年布局人工智能时候,被人嘲笑为傻子,没人看好我们的未来。如今,这个行业终于开始开花结果了。”云知声CEO黄伟对本报记者说。作为一家语音交互领域的AI创业公司,云知声在2012年创立时,中国科技沉浸于智能手机带来的移动互联想象空间里,少有人理解“深度学习”、“语音交互”所为何物。

       不过,即便这些业内人士,也向记者坦承未能预料到人工智能在中国的“疯狂生长”:在中国,AI从没有像当下这样贴近人们的生活,引起过如此广泛而热烈的关注——一场接一场的人工智能大会中,是几乎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都将AI认定为自己未来战略方向,是市场资本和创业者一窝蜂涌入AI风口,是各行各业开始应用到各种AI技术,更是从高校到各级政府都把AI放在最为重要核心地位。

       最能体现中国AI速度的来自政府规划——2017年3月,人工智能表述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仅4个月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印发,从其中披露的数字看,中国AI未来愿景令人振奋:2020年,AI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2025年,这两组数字为4000亿元和5万亿元;到2030年,发展目标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AI就此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体现了学界、产业和政府对于中国AI发展的不断探索和思考,也为今后AI在应用层面真正落地指明了道路。”浙江大学教授陈为说。

       更关键的是,中国人工智能项目的实施将采取市场主导方式。“政府搞核心的、重大的、前瞻的,其他的放手让企业搞。”7月21日,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新一代的人工智能主要就是大数据基础上的人工智能,将从三个层面发展智能产业。

       与紧密政策信号相伴生的,是行业速度。同样在7月,百度召开首次AI开发者大会;联想集团CEO杨元庆首度披露联想集团全面的AI战略;腾讯首次对外公布人工智能布局,内设三大团队,外部扶持25个创业项目;阿里巴巴也首次亮相了自己的AI实验室。此外京东、科大讯飞、搜狗、360等,亦各自分别有所动作就连顺丰也在规划一个创新中心,将单独拥有一座人工智能大厦。

       除了政策和企业布局之外,事实上,当前中国AI应用也在加速。6月28日,百度人脸识别技术落地南阳机场应用于安检和登机口。同月,京东无人车、无人机开始应用于大规模快递送货。更早之前,阿里云ET联合杭州市政府发布了杭州城市数据大脑,自动调配公共资源,将交通、能源、供水等基础设施全部实施数据化,促进杭州市政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更高效地对城市交通进行管理。

 

 

中美竞争下一个主战场

施瓦泽远赴中国建立AI实验室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就提出了人工智能研究课题,中国起步较晚。

       但中国在AI领域的速度,早就不需要向那些傲慢的美国记者证明了。相反,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拥有数据、算力等资源的中国,将在AI时代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中国世界第一个将AI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国家。”在全球顶尖AI专家、谷歌云首席科学家李飞飞看来,在AI发展大潮中,中国不会只是扮演个小角色、分一杯羹,而将是利用当前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引领作用。

       李飞飞就是华裔在AI领域最为杰出的代表——1976年出生的李飞飞,生于北京长在四川,年仅33岁时便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职位。她最大的贡献,是其主导的图形识别项目,极大推进机器智能的边界。

       尽管有部分科学家认为论文数量并不意味着什么,但一个小插曲是,今年的AAAI大会原计划在新奥尔良召开,由于和中国春节冲突,AAAI最终破格更改了时间和地点。AAAI已举办37届,是全球最顶级的人工智能盛会每年论文录用率不到30%,是含金量的保证。现在AAAI收录论文数中,中美平分秋色。

       在专利上,中国研究人员所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近年来增加了近 200%。“很多时候,尽管中国早已有发明或深入研究应用,但美国媒体只报道美国的版本。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称

       科大讯飞就是中国AI进步在美国此前鲜获报道的一个重要例子。这家人工智能公司侧重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在多项国际语音合成和中英文文本互译比赛中获奖。

       中国在AI方面的创业速度更让人侧目。去年4月,时任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的吴甘沙离职,创建驭势科技。8个月后,他便初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在CES上进行了概念车的展示。

       这些都让许多美国主流媒体和预测机构担心,在下一个科技时代的“战争”中,美国会失去技术上的垄断优势。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 今年2月以来,《纽约时报》、《经济学人》、连线(Wired)、《底特律新闻》等多家知名媒体,均以类似《中国人工智能赶超美国不是梦话》为题多次进行长篇报道。

      “在人工智能方面,中国人有自己的战略和工业政策,而美国没有。”美国智库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员史国力(Adam Segal),尽管他的话并不是事实——2016年白宫先后发布了三份报告,深入考察了AI驱动的自动化将会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美国的三大应对策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沃克也曾表示,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美国已经不再具备战略性垄断优势。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在削减开支。最近,特朗普政府发布了一份预算案,将削减一直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支持的多个政府机构的资金。比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2018年度预算拨款为66.53亿美元,比2016年度实际投资减少8.4098亿美元,削减幅度达11.2%。

      “奥巴马政府当初为一个有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准备,但现在面对中国,我们非但不增加,反而受到极大影响。美国人工智能协会主席苏巴拉奥(Subbarao Kambhampati)说。

       相反,中国各地正在人工智能上投入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6月,天津政府宣布了一项投资50亿美元支持人工智能的计划,并成立了一个占地面积达20平方公里的“人工智能工业区”。此外就连湘潭就承诺拿出20亿美元发展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在苏州,人工智能企业在当地设立分支可以获得大约80万美元的补助,深圳则为在那里设立的任何人工智能项目提供100万美元资金。

       在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机器视觉领域专家史建波看来,国家的投入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谷歌就诞生NSF的一个重要项目DigitalLibrary(数字图书馆)计划。

       这让美国各界更加担心,在AI领域被中国反超其中就包括AI人才的流失。

      “钱很重要,我在这里拿到的拨款是在美国或欧洲的好几倍。”很大程度上,这也是施瓦远赴中国的重要原因,这让他有机会搭建起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组建一群由助手、技术员和博士生组成的团队。

       现在,他的实验室隶属上海科技大学,主要研究机器在没有人工协助的情况下如何避开障碍物。他说“美国和欧洲的研究资金在缩水,但中国明显在增加。”

 

 

 

中国杀手锏:海量数据和执行速度

         在中国,科技公司与政府也开始展开紧密合作:比如,百度已被要求领导一家国家级深度学习实验室。讯飞牵头的国家科技部863重大专项——“基于大数据的类人智能关键技术与系统”相关研发工作也在有序进行,这是讯飞“讯飞超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引起了美国的担忧。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政府官员表示,美方将采取进一步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对美人工智能的投资——百度、腾讯和滴滴等中国科技巨头以及若干中国初创企业都在美国设有AI实验室,并且为50多家美国AI公司提供资金,融资达七亿美元。

       种种优势之下,尽管中国还未诞生谷歌、亚马逊、IBM这样的巨无霸AI公司,但BAT、京东都将AI作为未来重要战略,也汇聚了大批估值超10亿美元的AI独角兽,许多AI企业虽然仅仅成立一两年,大部分发展脚步已经远超他们的西方竞争对手。比如今日头条、旷视科技等等,他们在AI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已领先美国同类企业。

     “考虑到在AI人才方面的巨大储备、优秀的工程师培育体系以及巨大的潜在AI市场,中国几乎肯定会成为AI领域的领导者。”李开复说。

 

 

     “中国的AI公司通常有更快的迭代及执行速度。”百度金融首席科学家丁磊表示,美国人工智能在理论和基础研究领域布局已久,技术相对领先。而中国的优势在于数据资源庞大以及一些商业化场景应用方面,技术方面也追赶迅速。

       过去,芯片与软件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编码产生的指令运行,这使得拥有优秀编程人才的国家占据了优势。但现在, 海量的数据和核心算法是AI发展最为重要的条件。

       这是中国AI发展最大的优势。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且拥有搜索、社交、电商、互联网金融等很好的应用场景——微信拥有9.4亿用户,阿里拥有超过4.2亿活跃的淘宝买家,而百度是中国领先的搜索引擎,这些科技巨头引领许多其他的公司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

      “不仅仅是在数据量上,在数据质量上也大大超过其竞争对手。”一家风险投资公司高层人士表示,目前中国网民约有7.3亿,几乎所有中国网民都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这种工具产生的数据比电脑更有价值。只需要处理日常工作,其产生的数据就能超过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即便是在罕见疾病领域,中国也能提供足够的样本,教给算法如何识别这些疾病。

      《经济学人》就举例称,中国的共享单车服务已经席卷了各大城市,它不仅提供了廉价的出行方式,而且成为了一场“数据大战”。当用户租用一辆自行车时,一些公司就会借助自行车上安装的GPS设备不断追踪它的运动轨迹。

       实际上,所有AI企业现在都已深刻认识到,数据直接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存亡。“AI离不开场景和数据,而金融场景里产生的海量数据,能成为人工智能的燃料。”蚂蚁金服副总裁,首席数据科学家漆远说,蚂蚁金服为此搭建了一个包含强化学习、无监督学习等技术在内的金融智能的AI系统,广泛应用于蚂蚁金服的各项业务,包括智能客服、交易风控、贷款准入和金融理财等等。从数据上看,仅仅是AI图像识别能够同时处理万级的案件量,这有望每年为行业节约案件处理成本20亿元。

       同时,中国传统产业缺乏技术背景也为许多企业提供了在AI领域大展宏图的绝佳机会。比如,前百度深度学习程序设计员创立的初创企业“第四范式“(4Paradigm Data Tech),其主要业务是帮助客户开发人工智能软件,从而更有效地将客户与服务进行匹配。仅用一年时间,该公司就成功获得了包括招商银行等超过12家银行和保险业客户的合同。

 

 

几座大山还要跨越:创新+开源+人才

       虽然在靠近商业价值应用层面中美并驾齐驱,但在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创新土壤、数据开源、人才储备层面,中国相较美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几座大山,是中国AI能否超越美国的关键。

      “国内更多是技术的落地、产业化和应用,相比国外科学家和公司,突破性和奠基性的工作还不够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地平线机器人技术联合创始人黄畅承认。

       更直接一点的说法是,在AI创新上,中国与美国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面临的危险在于,由于我们在数据上领先,所以会停止算法上的创新。”驭势未来CEO吴甘沙说。

       这种创新,在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杨强看来,应该是开拓新领域的领域,而不是在原有的基础深挖。“把一个10层的深度模型拓展到100层甚至1000层,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但这些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原创。”

       这个问题,引起了国内科学家的重视。中科院院士张钹就认为,在基础/算法的研究上,中国和世界顶尖水平还相差甚远,“人工智能是美国人建立的学科。现在还是美国等欧美国家在引领发展,他们在不断地创新,如果我们不重视基础/算法理论研究,不在这些领域赶上他们,会非常制约中国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的能力。”

       而在提供高运算速度的的基础层(AI芯片、云计算),中国企业同样远远落后于国际巨头。“智能芯片是人工智能的根本。”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魏少军强调称。但长期以来,由于英特尔、英伟达、高通等垄断这个领域,中国的芯片严重依赖进口,部分类型的高端半导体则几乎完全依靠进口,这将决定着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能否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同样有所差距的,还有中国的云计算。尽管在国内,阿里云市占率达29.7%,超过亚马逊、微软和IBM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总和,且百度云、腾讯云、华为云、网易云等“国产云”纷纷布局,但由于相关技术没有实现完全自主,操作系统和大型软件方面没有太大的优势,导致国内企业依旧处于“跟随状态”。

       此外,尽管中国的科技巨头能够通过其专有平台获得海量数据,但在创建一个标准统一、跨平台分享的数据友好型生态系统方面,中国仍落后于美国。 “不过,尽管中国企业布局频繁,但对技术开源的理解不如国外企业深刻,”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国外,无论微软、谷歌还是亚马逊,均开源了自己的平台,国内企业在这一块则相对封闭。”

       当然最为更关键的还是,尖端人才的短缺。美国半数以上的数据科学家拥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而在中国,超过 40%的数据科学家工作经验尚不足5年 。相关数据统计,在中国目前只有不到30所大学的研究实验室专攻人工智能,输出人才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人工智能企业的用人需求。此外,中国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大多集中于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等领域,造成其他领域的人才相对匮乏。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不少六段、七段甚至八段的高段位棋手,但暫时还缺少九段的顶级高手。”李开复用围棋的段位来比喻这个现象时说。

 

 

相关链接:

一些你必须知道的中美AI竞争数据

1、美国在芯片、硬件以及医疗、金融、智能驾驶等垂直应用领域的人工智能的投资规模明显大于中国。中国人工智能领域72%的被投资企业属于应用类企业

2、微软、谷歌(Google)、亚马逊、Facebook、IBM等科技巨头均把人工智能作为未来重要战略方向,加大研发投入。例如亚马逊投入163亿美元,占营收12%;IBM投入8.3亿美元,占营收3.8%。中国与美国差距在不断缩小,2016年百度研发投入达101.5亿元,占营收14.3%,投入规模居中国首位。科大讯飞投入8.3亿元,占营收25%。

3、全球最值得关注的100家人工智能企业中,美国占59家,中国占27家。

4、2016年,美国数据资源总量全球占比35%。预计2030年占比29%。2016年,中国数据资源总量全球占比21%。预计2030年占比30%。

5、美国数据的特点是行业信息化程度更高,积累了大量高质量的行业数据。中国数据的特点是拥有7.4亿网民,积累了海量用户行为数据。

 

深度:

中国要如何解决AI人才少问题

       “北京某科技公司招聘机器学习总监,年薪80万元,股份算。”7月20日,一个人工智能(AI)群里,有人发出上述高薪招聘帖,几天过去也无人回应。

      据LinkedIn统计,全球目前拥有约25万名人工智能专业人才,远无法满足未来几年中AI的发展需求。因此,AI人才已成各大企业必争之地,也是中国与美国在AI竞争中的胜负手。

        那么,中国AI目前如何构成?最稀缺的是哪种人才?要如何解决人才难题?

 

 

中国最缺少高端AI人才

    一位业内人士称,从产业链来看,人工智能主要涉及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三块内容。各企业需要的算法策略类、工程类和数据分析人才比例各不相同,布局和侧重往往是根据自家核心业务有所调整的。

    以BAT为例,百度在人才储备上具有先发优势,且在搜索开发、语音识别、推荐系统几个职能的比重有明显优势,但在工程与算法策略方面的人才有些流动,总体薪资水平较低,目前是新兴AI公司挖角关注点。而腾讯走的是大数据驱动的路子,需要的是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人才。阿里巴巴泽比较偏重在数据仓库、算法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布局,且总体平均薪资和高端职能薪资方面具有优势。

    不过,国内三巨头AI布局比较积极,但总结起来是布局在技术落地应用上面。在研究机器学习这一核心基础层上面,人才非常稀少。

     这和中美两国AI人才在不同细分领域的侧重点很相近:美国的AI基础层人才占比超7成,集中度很高;而中国则是集中在应用技术层的分布上,特别是在机器人、图像识别、精准营销和自动驾驶等领域。

       某种程度上,这是很不利的。用商汤科技CEO徐立的话来说,中国其实有一大批AI工程人员的储备,但是缺乏最顶级研究性的人才。“在AI研究上面,真正意义上能够指导推动整个行业的人才非常稀缺,两个国家PK的时候靠的就是最聪明的人。”

 

 

挖人+回流,难以解决人才问题

    目前,中国企业获得AI顶尖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从海外挖人。百度的陆奇、吴恩达是最典型的例子,阿里前不久也挖来了亚马逊最高华人级别科学家任小枫,另外,今年3月加盟阿里AI实验室的王刚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

   吸引这些人才加盟中国企业,待遇、机遇、前景不可缺少。众趣科技CEO高翔对此深有体会。在他的公司中,首席科学家张宗华是英国皇家学会合作专家,有着20年3D算法研究经验,发表了40余篇SCI论文。提到吸引这样的“大咖”加盟,他说“关键因素是中国市场,另外是公司股份和前景”。

   同时,因为一些人不愿来中国,中国企业也就将实验室开到了国外。百度、滴滴、腾讯等国内互联网企业也以设立实验室的形式杀入了美国高科技中心硅谷。而抢人的也不仅仅是中国公司,日前,苹果的两则招聘信息也显示,该公司已经在竞争对手亚马逊的大本营西雅图建立了一个高级Siri研发团队。

    此外,海外AI人才的回流趋势渐强:LinkedIn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16年,毕业归国的AI人才平均年增长率约为14%,而有海外工作背景的归国AI人才平均年增长率约为10%。

 

学术+工业融合,才是解决问题关键

     在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0所高校成国内 AI人才摇篮。这些人才硕士学历占绝大多数,计算机是最常见的专业方向,其次是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类专业。

      但这远远不够,“我国劣势主要体现在AI人才培育体系尚未建立,我国人工智能学界倡导多年的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问题仍待解决,核心技术人才梯次无法形成,海外优势人才被欧美机构抢走。”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余有成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此前表示,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可以实现智能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生教育的专业化、规范化和规模化。“这不仅有助于我国实现智能学科发展的弯道超车,而且还将促进工学、理学和医学等学科的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度。”

   事实上,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正式批准北京大学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这是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高等教育的开端。目前,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此专业的高校已达36个。不过,面对目前的AI革命,亟待汇聚、规范和提升。

       这一问题已引起重视,记者注意到,“建设人工智能学科”正是《规划》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规划》特别提出了要“设立AI专业,推动AI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尽快在试点院校建立AI学院”。同时,《规划》还提出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AI学科建设——在这方面,美国已走在了前面,美国学术界和工业界结合非常紧密,产学研融合带来了强大的驱动力。

 
本文出自2017-07-31出版的《电脑报》2017年第30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