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5 15:21:04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衣食住行,各类护理机器人全方位看护
说起老龄化问题,不得不提的一个国家是日本。
日本被称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最成熟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养老制度和养老产业都已十分成熟,日本政府在老龄群体护理机器人研发上的投入预算更是高达政府预算的三分之一。
在优渥的政策环境和完善的产业体系支撑下,日本养老市场中针对老龄人口推出的养护机器人或机械设备数量繁多,功能也各不相同。
运动方面,日本曾推出过广播体操机器人带领老人活动身体运动机器人,可以通过摆动机械臂,带动老人活动四肢;日本政府每年还会购买一到两千台“喂饭机器人”设备向国内养老机构进行免费投放,帮助解决老龄人口的日常饮食问题。
针对罹患慢性疾病和居家养老的老年群体,监视用药机器人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当老人没有按时吃药或者尝试重复用药时,这类机器人会立即发出警报并给出语音提示。
日本护理机器人对老人生活需求的考量可谓全面
日本甚至还特别针对老年人的洗澡问题推出过老人洗澡机,这种外形看上去酷似洗衣机的设备能够自动为老人洗净身体,但头部仍需护理人员手动清洗。为此,松下又推出了一款帮助解决老人进行全面护理的“洗头机”。
这些看上去甚至都有点“过火”的养老护理机器人其实与日本社会对养老产业的看法密切相关——对一个人力资源短缺型国家而言,投入过多年轻劳动力在养老这种“非产出”产业中显然不可取,而护理机器人则能有效填补没有人口红利、难以在养老产业中分配过多劳动力的尴尬。
总结:那么多“黑科技”,真正用上的为什么不多?
我国自1999年开始就早早步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而从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年《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所公布的调查数据来看,国内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也要明显快于其他中低收入国家。
因此,“智慧养老”理念其实由来已久,但相关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的同时,真正投入实际应用的却屈指可数。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
1. “智慧养老”产品自身缺乏足够的市场验证
很多对老年群体而言并未作有针对性的优化,没有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理解能够较差、表达能力较弱等等实际情况,可用性并不高。
在国家总体战略和方针政策的推动之下,部分科技公司和投资机构之间甚至还存在着单纯的“抢滩”行为,重噱头轻功能、重展示轻推广。
2. 观念滞后,产品推广难以突破信息瓶颈
智慧养老产品越来越多,无论是年轻一代还是老龄人口自身的观念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对部分人而言,养老甚至就等同于“将老人送进养老院”。
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方式较为传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十分有限,很多实际、有效的科技产品都不为他们所知,更谈不上最终到达他们手上。
3. 人、技、策缺乏有效配合
养老需要科技的引领和创新,但政策导向和各方参与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国内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未来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会更加旺盛,在发展各类“智慧养老”硬件设备的同时,建立健全智能养老体系、帮助社会各界树立正确科学的养老意识尤为重要。让老人享受到社会进步成果的同时,更应该让他们感受到应有的人文关怀。
案例 智能家居打造“智联网”养老体验
“天猫精灵,关闭窗帘”,跟随北京房山区普乐园爱心养老院王阿姨的脚步,我们走进了这间以天猫精灵为中枢的“智联网样板间”。
“窗帘、电视、空调、灯具,这些都不用动手操作了”,王阿姨表示,尽管如此语音识别在她看来还是“不够灵光”,稍微复杂一点得指令还是要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地说出来才能得到准确的反馈。
当将日常生活琐事都简化成语音指令,这种新奇的体验还是受到了普乐园爱心养老院中各位老人们的欢迎。参观“智联网样板间”间隙,我们不时都能看到一些老人进出。一位老人落座后还为我们展示了如何用语音点播京剧。负责人表示,他们也在教老人们通过天猫精灵执行一些较为复杂的语音指令,让这套物联网系统在满足他们生活起居和娱乐需求的同时,更多地服务于老年群体的日常“刚需”,比如创建按时按量吃药提醒等等。
老人热情地向我们介绍智联网样板间
我们还留意到,除了以天猫精灵作为语音中枢以外,这个“智联网样板间”还利用LifeSmart云起智能家居设备补全了智能养老场景中的其他需求,高清摄像头、门窗感应器、动态感应器、智能情景灯光……
普乐园爱心养老院的80后院长闫帅告诉我们,普乐园收容的180位老人中,年龄在80周岁以上的超过七成,而这当中具备完全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不足10%。“养老院也可以温馨、新潮甚至充满科技感”,闫帅说,“智联网样板间”主要用到的其实就是当下很多年轻人所推崇的“智能家居”理念,这种理念在养老院的落地效果让他相当满意。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还希望能用同样的思路对全院245张床位进行智能化改造。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