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12/21 16:55:18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笔记本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是2009年,当时借着“笔记本玩游戏”这个契机,联想开创了主流价位游戏本市场,加速了神州大地的笔记本普及大潮。而后我们经历了上网本、CULV(轻薄本的雏形)、变形本,然后又是超极本普及,GTX游戏本普及……每一年,笔记本产品和市场都有不同的成长,不同的创新。
但相比2017,至少以前的两三年,只能算是波澜不惊——不是过去几年没有精彩没有创新,而是2017太过疯狂和刺激!
进化奇迹:竞争压力下的性能倍增,空前绝后!
2017的笔记本市场有非常多的精彩和刺激,但从宏观角度来说,最大的精彩来自第八代酷睿!
以往多年,缺乏竞争的英特尔放慢了前进脚步,“制程+优化”的“换代两部曲”变成了“制程+改进+优化”的三部曲,其实还有可能走向四部曲……但AMD的锐龙(Ryzen)处理器出现了,在桌面端以“核多任性+低价”瞬间夺走了眼球和一部分市场,甚至在跑分上将英特尔打得东倒西歪。回过神来的英特尔不得不猛烈反击,桌面端的十核、十八核迅速公布并上市——业界一致评论:AMD一屁股坐在了牙膏管上,英特尔终于挤出了一大管牙膏。
不过,英特尔这“一大管牙膏”真的是超乎想象的大!暑期,英特尔发布了第八代酷睿U系列移动处理器,令人惊诧和意想不到的是,在制程和设计功耗未变的情况下,处理器的核心数量全部翻倍!也就是说,在历经数年的双核四线程后,主流本、轻薄本全面进入了四线程八线程时代!
从双核到四核,从四线程到八线程,这意味着规格的倍增,大量基准测试得分直接翻倍——Cinebench R15的CPU得分,i5 8250U直接干掉了标准电压处理器i5 7300HQ,达到了600分以上(最高达到了649分),相对i5 7200U整整提升了一倍;i7 8550U的最高得分更是逼近了i7 7700HQ。即便在长时应用功耗上受到15W TDP的限制(第八代酷睿在实际使用时,处理器封装功耗可升高到最高32W,而且可以长时间保持在20W以上,但绝大部分轻薄本的散热组件无法承受长时间的高负载,所以对处理器的应用功耗依然限制在15W左右),实际的应用表现相对于第七代酷睿U系列依然增加了30%~50%(包括视频压缩、文件压缩等应用)。一代进步如此之大,的确是空前的,我们相信也应该是绝后的——毕竟这是受到了来自竞争对手的极大压力而进行的提前布局(事实也的确如此,AMD已经公布的移动处理器也都是四核八线程,如果英特尔这一步不迈大点,明年初AMD移动平台上市就麻烦大了)。
图说:这是第七代、第八代酷睿U系列WinRAR基准测试得分对比,第八代性能提升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在性能倍增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另一个给力的事实,那就是尽管处理器的核心和线程翻倍,但处理器的应用功耗并未增加,而且待机功耗依然保持得很好,并未牺牲酷睿U系列长续航特性。
性能大幅飙升,应用功耗不变,待机功耗不变,这也使得第八代酷睿的实际应用表现相当出色。和以往新旧交替至少要接近半年不同,短短两个月时间,市场中的家用轻薄机型就已经完成了更新换代,第八代酷睿成为了市场中的绝对主力。
图说:销售量上,第八代酷睿平台机型已经成为市场主力
模式颠覆:高价上市而后降价模式已破,首发最低成主旋律
玩机数十载,记忆中所有的IT产品都遵循着相同的市场规律:上市时价格很贵,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降价。但这两年,电商的崛起,互联网模式的兴起,让这一“市场铁律”逐渐失效。最初是国内的各家新锐品牌“玩首发”,以较低的首发价吸引大家提前下单,同时根据下单量来动态调整产品的产量,或对产品做出适度的调整。而后,传统PC厂商对京东、天猫等B2C电商渠道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强,也逐渐跟进,引入“预约”“首发”等模式。
可以百分之百肯定的是,不管如今的“预约”“首发”是不是噱头,不惯预约背后是不是已备货充分,但价格的确是很长一个阶段内最低的。这“很长一个阶段”甚至可以是半年时间,甚至是一年时间。以戴尔燃7000 14集显款为例,去年9月上市的第一代首发价格是4799元,一直到今年退市,价格都还坚挺在这个价格上;而接替该机的燃7000 14第二代也是以4799元首发,如今已经历了双十一和双十二两次大促,但最低价格也就是4799元。
正是由于市场规律的变化,作为媒体的我们,给消费者进行购机推荐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的“建议观望”“期待机会”转向“动作要快”“下手赶紧”。而对于消费者而言,“错过首发,等待大促”也成为了一种消费日常。
难以想象:高端游戏电脑不降反涨
如果说错过首发,等到接下去的促销还能“弥补回来”,其实也还好。但2017的疯狂在于,“一次错过”可能导致“长期遗憾”。很多电脑产品去年发售,如今的价格不仅未降反而大涨,代表就是游戏电脑。
一个非常直观的案例是雷霆世纪等准系统产品,去年能以3999元拿下i5+GTX 1060 6GB的配置,如今双十二的促销价格是4549元,年中甚至一度涨至5300元。
另一个案例是戴尔的MAX·战游戏主机,今年上半年首发时,Ryzen7 1700X+GTX 1060 6GB的价格是7999元,如今双十二大促价格是8299元,平时价格已超9000元!
当然,游戏主机的价格上涨是容易理解的,内存价格持续上涨,“挖矿潮”又导致显卡价格倍增,至今显卡都没有回到低位,所以整机价格居高不下也就不奇怪了。但实际上,涨价不仅是在桌面端,在游戏本领域,尤其是GTX 1060及以上规格游戏本领域,价格也是不降反涨。
去年,雷神的ST-Pro(i7+GTX 1060)8999元可以拿下512GB SSD款,如今双十二大促,9199元仅能拿下256GB SSD款,512GB SSD款价格高达9999元。而国际PC厂商的GTX 1060“街机”暗影精灵2 Plus,在去年暑期,不断有直降千元到7999元的促销出现,但今年基本见不到这种优惠了,始终保持在8999元的高位,只有上半年的几次大促降到过8499元。而其后续机型暗影精灵3 Plus则一直保持着9999元的价格,遇到大促才有8999元/9399元的“良心价”。
实际上,在GTX 1060及以上级别显卡游戏本市场,各大品牌包括国际PC厂商,价格都是不降反升,机械革命、雷神、惠普都有类似案例,戴尔的灵越GTX 1060游戏本自打发布后价格就纹丝不动,这也是2017年笔记本市场的一大奇景!
图说:去年,i7+GTX 1060配置的惠普暗影精灵2 Plus经常促销到7999元,今年8999元的价格挺了一年。其后续机型暗影精灵3 Plus的价格更高(也是i7/GTX 1060)
渐成主流:新势力不得了
提到雷神、机械革命,这就不得不提到2017年的另一个关键词——“新势力”。这股新势力从崛起之初就主攻的是高端游戏本市场,最初这是一个空当,国际PC厂商的“相对主流价位机型”并未涉足,那时只有Alienware、ROG等品牌有如此高的配置,但价格也高高在上,所以还算是“河水不犯井水,各赚各的钱”。但2017年,国际PC厂商的主流家用系列也已进驻高端游戏本市场,大量舆论认为这会敲响新势力的丧钟,因为无论就采购量还是采购成本来说,国际PC厂商都更具优势,理应有压倒性的市场优势。
不过,市场的实际表现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即便在国际PC厂商的高压下,新势力依然茁壮成长。事实上,现在很多消费者提到购买GTX 1060及以上规格的游戏本,首先考虑的往往是新锐品牌产品。在电脑报购机帮你评微信后台,大量意向购买GTX 1060/1070显卡游戏本的用户,会主动提到雷神、机械革命、机械师等品牌。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品牌并不是像神舟那样是靠杀低价崛起的。
这些新势力的顽强崛起有着诸多的原因:一方面,新锐品牌在产品端不断创新求变。以雷神为例,这个最初仅靠蓝天一两个公模起家的品牌,不断在配置、配件规格和模具细节上进行小调整,玩出了多配置、多款式,比如同一个机型有塑料和金属壳之分,有多种颜色可选,有不同档次的屏幕可选。而且,它非常聪明地利用高配置和国际PC厂商的中等配置同价竞争。而在发展一段时间后,雷神积极寻求独家模具,并进一步寻求与其他ODM厂商的合作,在产品端异常丰富。现在,雷神甚至已经有了自家的游戏配套软件、游戏硬件产品(键鼠等)。机械师品牌则从同方模具入手,不断细分产品,最终也走上了产品多元化。另一方面,新锐品牌的互联网基因使得它们更接近用户,更懂用户的需求和痛点。以雷神和机械师为例,在贴吧中,雷神笔记本吧和机械师笔记本吧一直是高度活跃的,甚至远超某些国际品牌的游戏本贴吧,这些实时的高密度的互动,拉近了品牌和用户的距离,同时也能极其快速地反馈产品的问题。而不间断的各种网上活动、落地互动,也使得它们从来就不是“高高挂起”的品牌,而是锐意进取的、接地气的品牌。另外,新锐品牌机制活,体量轻,变化易。比如雷神,就不断借助资本的力量,获取更多的资源,在2017年,这个诞生仅三年多的年轻品牌已经挂牌新三板。
实际上,在如今的游戏本市场,新老两股势力正在“融合”,换句话说,两三年前我们称之为“新人”的某些国内新锐品牌已经茁壮成长,成为游戏本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主流力量之一。
图说:与玩家、用户的密切互动是雷神、机械师等新势力崛起的重要法宝
图说:在高端游戏本市场,新势力和国际巨头不再是猴子和大象的差距,新势力已经表现出了强大的能量,部分单品销售量往往能力压国际PC厂商的同类产品,已经成为线上市场的主力之一
一句话结语:
笔记本2017好精彩,价格往上窜,性能翻倍使劲飙,早买早好,新势力不可小瞧!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a.co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