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新闻
限制中企使用“美国云”?
  • 2023/7/18 9:19:33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吴新
  • 作者:
【电脑报在线】从操作系统之争到AI大模型之战,AI话语权争夺有望成为未来实现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一块重要基石。而这场从AI芯片、算力、大模型到云服务的竞争,很可能像九十年代PC操作系统的竞争一样,具有“垄断性”的倾向和趋势,一旦输掉竞争,就可能会失掉整个市场。

01

美方将限制中企使用“美国云”?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4日报道,拜登政府正在准备限制中国企业使用美国云计算服务,从而防止中企绕开美国对华先进制程人工智能(AI)芯片的出口禁令。对此,有关专家表示,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正一步步走向极端。该报道还称,美国商务部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实施该限制,并作为今年10月推出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新政的一部分
该拟议限制被视为弥补重大漏洞的一种手段。国家安全分析师警告说,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可能通过使用云服务绕过了当前的出口管制规则。这些服务使客户无需购买管制清单上的先进设备(包括芯片)即可获得强大的计算能力,例如英伟达的A100芯片。佐治亚城安全与新兴科技中心(CSET)研究员Emily Weinstein指出,“如果任何中国公司想要使用英伟达A100,他们可以从任何云服务提供商那里做到这一点。这是完全合法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限制措施现在尚未被官方确认,但主要应该还是限制GPU的使用与大模型的训练,其他方面的影响应该不会很大。目前包括英伟达在内的芯片厂商都在通过云端向企业提供算力方面的支持,而亚马逊以及微软等云服务提供商是GPU芯片的大买家。

02

算力限制的延伸

随着话题讨论的延伸,中美科技竞争似乎开启又一新领域——云计算。这表明,拜登政府对中国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字服务方面影响力的关注点,正在转向“整个生态系统”。
在限制使用美国云服务传闻之前,CSET分别在2023年5月和6月发布了《通过云控制对高级计算的访问:美国政策制定者的选择》报告(Controlling Access to Compute via the Cloud: Options for U.S. Policymakers)(一、二),而这位研究员,正是上述报告的联合作者之一。外界认为,这篇报告很可能就是拜登政府发布此次限制政策的动力之一。该报告主旨内容如下—— 
·美国出口管制现状:美国的出口管制不覆盖对外国提供云计算服务的情形,也没有阻止中国公司通过云服务提供商(CSP)访问受控芯片。
·出现芯片管制漏洞:根据报道,中国企业通过CSP访问受控芯片,找到了规避2022年10月7日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的方法。因此,中国公司使用海外云服务规避上述管制的行为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多。
2023年3月,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科大讯飞等被美国制裁的中国企业正通过使用云服务供应商和与第三方签订租赁协议,用其他公司的计算机集群训练数据集,在不用物理上自己占有芯片的情况下获得了足够算力,从而一定程度绕开了美国出口管制新规的限制。
·政策建议:使用出口管制工具限制中国企业通过云计算服务对受控芯片的访问。
·路径一:对中国所有实体对云计算服务实施广泛的技术控制;
·路径二:限制美国通信服务提供商提供支持中国的军事、安全或情报服务最终用途和最终用户的云计算服务。
通过对两条路径的优缺点分析,该报告得出结论:不建议对中国所有实体对云计算服务实施广泛的技术控制,因为这似乎不可行,并且可能会产生不利后果;相较而言,路径二重点关注中国的具体问题参与者,更有针对性、更可行的政策解决方案,当然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局限性。

03

无需过度担心的中国云计算市场

伴随着“美国云”新闻出现的还有一些关于我国云计算领域被卡脖子的声音传出,毕竟云计算企业需要的芯片、服务器不少核心配件和技术都在对方手里,但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我国本身对云计算市场都极为重视,通过多年的发展, 目前国内云计算市场对海外云计算企业的依赖性并不强。亚马逊、微软云的在国内的是市场份额本身就很小。而且,国企事业单位都不让用外资云,有的还要求国资云。所以这两年天翼云、联通云、移动云几乎都是2-3倍的增长。         
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云计算行业的市场份额大部分集中在公有云服务上,其中以阿里云、腾讯云和华为云为主。而私有云服务市场份额虽然小,但仍有一定的份额,这主要是由于其适合大型企业的公司安全需求。此外,中国的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以阿里云、腾讯云和华为云为代表的三大巨头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小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相比之下,其市场份额还是比较小。   
AWS(亚马逊)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只有8.6%,微软可以忽略不计了。不过企业出海、跨境电商中,AWS(亚马逊)的占据了近八成市场份额。而排除海外电商这样的特殊细分赛道,一旦国内需要使用云计算服务的企业开始为未来可能出现的争端或矛盾感到担忧,必然导致更多企业优先选择国内云计算服务企业,而凭借庞大的市场驱动,国内云计算服务企业形成聚集效应后未尝不能在全球市场上同亚马逊AWS、谷歌GCP、微软Azure、IBM 云等老牌巨头一争高下。
当然,在这之前,以芯片为代表大云计算服务器硬件始终是迈不过去的坎。

04

产业链仍需继续努力

中上游芯片“卡脖子”,下游云生态百花齐发——这是我国云计算产业生态的写照。虽然阿里云、腾讯云和华为云加上三大运营商云计算服务产品占据了我国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按照产业结构来看,云计算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核心硬件(芯片:CPU、闪存,由于芯片——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芯片等,是云计算上游产业链最核心的部分,因此本报告主要阐述服务器和存储芯片)、中游IT基础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以及下游云生态(基础平台、云原生应用等)三部分。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也成为增长最快的云计算市场之一,但在我国云计算市场中,主要云服务提供商的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中,绝大多数设备的芯片来自国外企业。  
而“棱镜门”事件之后,2015年美国禁止英特尔向中国出售高端服务器芯片,反而促成我国开始大力推进计算芯片的自主研发进程。
当前,我国服务器芯片自主研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向:Alpha架构、ARM架构、MIPS架构、X86架构、Power架构,涌现出基于MIPS的龙芯、基于X86的兆芯、基于ARM的天津飞腾和华为鲲鹏920以及基于Alpha架构的成都申威等。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原则的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V也获得众多国内科技公司的关注。
上述厂商有多年服务器芯片开发积累,路标清晰(如华为已规划下一代5nm芯片),生态拓展力度大,并已在运营商、政府、金融、互联网等领域应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云计算服务器、存储等基础设备虽然是国产,但采用的芯片大部分是X86架构,一旦出现贸易摩擦等情况,极有可能被别的国家进行技术封锁。 
以浪潮信息为例,同时处在云计算和AI两大风口之下,但其最新财报表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86亿元至3.82亿元,同比下滑60%至70%。上半年,受全球GPU及相关专用芯片供应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出现下滑,经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0%左右,导致公司业绩出现同比下降。”
目前,阿里云、百度云、腾讯云等云服务商九成以上都是浪潮信息的客户,其完全可以成为风口上耀眼的明星从而坐享云计算、AI市场成长的红利,可在“断供”危机之下,国内云计算生态企业多少有些不扼住咽喉的感觉。         

05

算力争夺战

从最早的英伟达算力芯片禁售到如今禁用“美国云”传闻,核心无非是AI浪潮下大国间算力话语权的争夺战。而在被认为是“史上最火爆”的上海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算力需求和缺口成了高频词汇。    
7月7日上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汪玉表示,若以大语言模型作为底座,同时处理我国14亿人的推理请求,所需的计算量超过目前我国数据中心总算力的3个数量级。他由此强调我国现有算力资源的紧张程度
“没有大算力,做大模型就是天方夜谭。”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也在WAIC上透露,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对一个2000亿参数的大模型进行训练,至少“需要4000块卡训练100天”。
“目前算力比较紧张,所以会选择租赁云算力。”云从科技研究院的孙进透露,买不到高端算力卡,加之自建算力集群周期长,即便租赁云算力成本相较自建要高,“高出50%~100%”,但这依然成为一些对算力有需求的科技公司的选择。
2022年8月,当英伟达的GPU计算芯片A100和H100被美国政府要求限制向中国出口后,对高端算力有需求的厂商,还可以在拥有先进制程AI芯片的AWS、Azure等云厂商提供的云端算力服务中得到满足,但云GPU要比自建GPU算力集群贵,大型云厂商的价格差不多一小时2-3美元,随着英伟达A100、A800等芯片的暴涨,云端算力服务的价格同样会水涨船高,而围绕算力的争夺战必将愈发激烈。
编辑|张毅
审核|吴新
本文出自2023-07-17出版的《电脑报》2023年第28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Cheng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