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0/23 9:44:01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吴新
- 作者:
01
电影院迎来“分区定价”时代
日前,多地影院开启“分区定价”机制,同一场电影座位分为普通区、优选区两个等级,还有的分为普通区、特选区、优选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价格最高相差两三元,靠近C位的区域最贵。
以北京某影院为例,一个能容纳百余人的影厅,被分割成了3个区域,区域不同,价格不同。价格高低对应了观影位置的优劣,观影位置越好,相应的价格越贵。被称为观影黄金区的座位,自然定价最高,而黄金区和普通区价格相差4元~5元;而对于一些特殊影厅,各区的差异则会达到10-20元。
北京之外,多个新一线城市的部分电影院设置了“阶梯式票价”。例如,杭州AMG海上明珠影城西湖银泰城店的影厅分为最佳观影区和普通区,最佳观影区票价贵3~4元;成都太平洋影城王府井店将影厅设置了三个价位,分为普通区、超级黄金座和黄金区,票价分别为29.9元、34.9元和39.9元。部分电影院也设置了较大的价差,以北京通州万达电影院为例,其观影座位分为特惠区、普通区和优选区,售价分别为79.9元、89.9元和99.9元,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相差20元。
随之的越来越多城市影院推出“分区定价”机制,电影票开始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02
正反两个方面的声音
对于“分区定价”机制,不少消费者感到不满,觉得电影院想通过该途径增收。因为,最初实行分区售票时,票价相差多为几块钱,多数消费者没有太较真,后来随着差价逐渐变大。同时,电影院实行分区差异化售票,实质上可能不会构成对消费者的损害,影院作为自由的市场主体对影票具有自主定价的权利,但是相应的分区价格应当公开透明、不能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各区间的票位都应合理设置、不能侵犯消费者的选择权。
支持者则认为电影院分区售票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体育比赛、演唱会、剧院等演出活动中,不同的观众席位售价不同,在观众心中早已成既定规则。电影院的银幕和音响布置,在不同的观影位置虽然都能获得观影效果,但观影体验也会有所差异。在观众的选座习惯中,影厅的中间位置一直是公认的“黄金观影区”,前排和两边则是末位选项。
电影院对票价有自主决定权,可以根据经营状况,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调整售票策略。精细化服务下的“黄金区域”位置,价格在合理范围上涨并不违规。此外,电影院通过降低部分座位的观影票价,还能吸引观影人群,提高上座率。
笔者也注意到早在2019年底,北京便有一些影院实行了“分区定价”。由于当时各分区票价差距不大,基本只有1-2元,因此媒体和网友讨论的声量不大;此后几年,各地又陆续出现一些“分区定价”的影院,但基本集中在春节档、国庆档等传统黄金档期,且以热门影片居多,但今年这般大范围和大差价的确很容易引发消费者抵触心理。
03
寻找合理的盈亏平衡点
漫长的寒冬,让影院业举步维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观影人次为7.12亿次,仅高于疫情下的2020年,却低于近几年的平均水平;人均年观影数量也仅有1.88部。寒冬季,数千家影视公司注销或吊销,大量影院因为资金短缺宣布倒闭。对此影视从业者毫无办法,影院是依托于线下服务而存在的,面对环境的考验只能咬牙坚持。
站在影院的角度,目前采取分区定价售票更多是希望提高影院上座率,盘活空置资源。从当前全国上座率平均水平来看,一间容纳100个座位的观影厅平均上座率仅15%,空余的座位较多,这一定价方式提供了多个价位,让不同消费能力的观众都有机会进影院看电影。
如原来所有的票都是40元一张,现在分区定价后,在同一场电影当中,有些票只需20元、30元,这样的价格就会吸引部分对座位要求不高的观众买票观影,从而增加观影人数;另一部分对位置要求比较高的观众来说,分区定价也有好处,比如在统一定价下,这部分观众在观影旺季时可能买不到最佳观影区的票,但分区定价后买到理想座位的概率就增加较多。
但不可忽视的是2023年前三季度,在消费端和生产端持续发力下,电影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加速复苏。2023年1-9月,全国电影票房455.7亿元,同比增长77.3%,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7%;观影人次10.7亿,同比增长75.5%,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3.3%。特别是暑期档电影市场表现强劲,全国票房206.2亿元,观影人次5.5亿,创中国影史新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范围推“分区售票”,难免被消费者认为是变相地割韭菜了。
总体而言,解决电影票价问题,并非简单的数字变动,而是需寻求影院盈利与观众接受度之间的平衡。政府、行业协会、影院等都有责任参与其中,制定有关政策和规定,引导电影市场朝着更加健康地方向发展。
更多关于 电脑报官网 的文章 |
Copyright © 2006-202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