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当科技邂逅艺术 为IT企业寻找般配的艺术搭档
  • 2013-1-24 11:14:03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张芃捷
  • 作者:熊雯琳
【电脑报在线】如何将艺术创造的思路融合进科技产品,甚至上升到产业的高度,成为再次拷问中国自主创新行业的难题。本月末,国内首个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创新产业联盟在京成立,给了这些疑问一些新的思路。

        2012年,不论是智能手机还是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速度之快都令人乍舌,然而,在飞速奔跑的科技行业面前,苹果的“艺术性”让国内的互联网企业望尘莫及,大多数国内企业与此前的家电、电脑时代一样很快陷入了同质化竞争的泥潭。如何将艺术创造的思路融合进科技产品,甚至上升到产业的高度,成为再次拷问中国自主创新行业的难题。本月末,国内首个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创新产业联盟在京成立,给了这些疑问一些新的思路。


        寻找机会的宋庄

        位于北京通州的小镇宋庄,因为当代艺术的聚集而享誉全球。截至2012年底,已经有近5000位艺术家在宋庄生活创作,其间分布着22座大型美术馆、113家画廊、4500多个艺术工作室,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家群落集聚地。

        “虽然云集了数千艺术人才,但长期以来的行业传统让他们习惯了慢节奏、缺规划的生活方式,导致相关作品和创意、灵感很难接地气。”这是让宋庄艺术促进会名誉会长胡介报一直很头疼的事情,不仅如此,宋庄5000名登记的艺术工作者中,真正作品不愁卖的只有不到20%,绝大部分的艺术工作者都面临着低收入甚至零收入的境地。

        李维(化名)2009年底就到宋庄了,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又能认识很多圈子里志同道合的朋友,他觉得这里是原创的天堂。李维在宋庄搞了一年多的雕塑原创创作一直靠着朋友的接济和不多的存款。

        他的作品苦于没有销路也一直没有卖出去,2010年中旬不得不开始到大兴附近的厂子里“打工”,用他们行里的话来说就是“接行活儿”,赚取的收入勉强能够维持自己的宋庄的原创雕塑创作。李维在接受采访时不愿意实名,“坦白说现在日子过得很苦,缺乏宣传自己创作作品和理念的渠道和机会,我只是想等待一个突破口。”

        如何能够发挥宋庄艺术家资源的优势,做一些“接地气”的艺术行为尝试,是曾经担任宋庄镇党委书记的胡介报这几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直到一年多前遇到董海平,他的想法成为了现实。

        董海平是反流氓软件联盟的发起人,在2006年发起了一场针对十多家知名IT企业网络的流氓软件的诉讼。此次董海平希望能够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创建国内首个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创新产业联盟。他认为,大多国产品牌与此前的家电、电脑时代一样陷入同质化严重的泥潭,如何将艺术创新的思路融入冷冰冰的科技产品,成为再次拷问中国自主创新行业的难题。

        这也是创新联盟发起人董海平将联盟的突破口选择科技领域的原因,“科技产品设计与艺术发展紧密相连,每当一个艺术流派兴起,都会对产品设计产生影响。比如波普运动,作为一场广泛的艺术运动,它反映了二战后一代青年力图自我表现、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并导致当时的设计强调新奇和独特,大胆采用丰富的色彩,对科技产品设计影响深远。”

        胡介报也非常认同这样的思路。在他看来,产品除了使用功能外,具有艺术内涵很重要,同时艺术融入带来的设计前卫的特性,将为企业预存几代产品的创新设计思路。创新产业联盟的作用就在于此。


        艺术家加盟科技企业带来新感觉
        赵斌和马越是两个长期在宋庄打拼的艺术工作者,他们很看好联盟的成立和意义。马越已经过了为生存打拼的阶段,因此想要尝试一些更深入的东西。“在网上卖画不是我的目标,如果通过和企业接触,将自己理解的艺术元素和企业的设计理念结合,打造出一件有丰富内涵的产品来,这才是我看重的。”
        作为景观规划设计上的专家,赵斌则希望从整体环境设计上理解科技产品和居住环境的和谐搭配,从而创造出一种美的享受。这些要求与联盟打通艺术与科技的桥梁,建立艺术与科技产品设计融合互动新平台的初衷是相符的。
        目前,创新产业联盟由淘宝、奇虎360、新浪等科技企业,以及宋庄艺术促进会、艺术家和科技产品设计师组成。旨在依托丰富的宋庄当代艺术资源,聚合IT软硬件企业、互联网服务企业等,打通艺术与科技的桥梁,建立中国原创当代艺术与科技产品设计融合互动的新平台,让艺术家与科技产品设计师对接,将艺术与产品设计的互助交流常态化。

        董海平透露,联盟的企业阵容将不断扩大,对于有艺术设计需求的企业而言,进入联盟意味着其可以获得在产品设计上有针对性的艺术元素植入的强大支持。联盟企业的产品设计、UI设计等还可以通过平台与艺术家直接沟通,用他们独特的感性为联盟企业的产品增加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视觉冲击。联盟还可以根据企业需求,为他们提供寻找般配的艺术搭档,将符合条件及的艺术家聘为创意顾问,甚至直接邀请他们加盟创意团队。

        同时,宋庄艺术家的各类作品或原创设计还将展示在联盟网络平台上。目前,宋庄已经开始与淘宝展开合作,后者将定期公开拍卖与宋庄艺术家合作的作品。
        8848网站创始人,“有中国电子商务之父”称号的王峻涛(老榕)目前正在经营琉璃厂电商平台,他对于传统艺术品与电商结合的模式非常看好,并认为艺术家的集体加盟,将为高科技行业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
        联盟的首个客户也已经现身,奇虎360将就新推出的搜索产品在客户端皮肤设计、手机人机交互等方面与联盟展开合作。

        “除了企业需求外,个人需求也可以衍生出很多应用,包括一些个性化的设计,比如家里的空调面板完全可以用一件艺术品装饰一下,当然,这绝对是限量版。”在胡介报看来,这个点行平台可以做很多事情。


        科技与艺术的碰撞之美
        2007年苹果产品的横空出世,给了全行业当头一棒,冷冰冰的科技产品居然也可以被创造为艺术品,一时之间引起全行业的顶礼膜拜与疯狂效仿。如何使高科技产品被人们爱不释手永生难忘?如何在同质化严重的产品阵营中寻求差异化道路?当科技与艺术碰撞出火花而释放的能量,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而索尼、苹果、Google等企业也一直是艺术与科技结合得堪称完美的企业。在索尼所设计的众多Walkman产品中,至少有一半以上都堪称经典,艺术设计理念的植入不出不再却又融入到产品的血液中。苹果在产品的设计上也运用了“极简主义”,并且很强调“隐喻感”,让产品能够看起来简单易用却又大气美感,这种艺术设计的理念和风格贯穿了苹果从产品外观到用户界面、交互体验等一整套的设计战略。
        Google亦是如此。最典型的案例要数Google Doodle(谷歌涂鸦)。Google从1999年开始设计Doodle,通过Doodle这种形式,主要是对庆祝一些重要的节日、纪念日以及著名艺术家、先驱者和科学家的诞辰。在Google看来,这样的方式让用户感到非常快乐,作为一个坚持技术创新的公司,Google设计Doodle时主要是用创新的想法将技术和艺术、文化和快乐结合在一起。
        早期的Doodle相对来说画面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随着整个Doodle的创作团队在不断扩大,Google所做的这些Doodle也可以展现出更加丰富的艺术特性。比如2011年纪念法国印象派画家Paul Cézanne的Doodle,是在一幅真实的油画作品中去创作了这个Doodle。

        实际上,据记者了解,Doodle的创作团队只有五个人,但在他们的背后,智囊团遍及全球——来自100多个国家的Google团队,通过Google主页很好的展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所以在创作领域Google也希望不断的去呈现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比如吃豆人的Doodle,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展现技术和艺术结合的例子,用户可以在Doodle上玩这个游戏,Google希望能够为用户带来一种完全像玩游戏的体验。在伦敦设计博物馆馆长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看来,“艺术的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不受限于功能,设计过去曾经被称作商业艺术,但设计天生就被它所承担的功能义务所束缚。”


        艺术融入产品的理想与现实
        “纯粹的艺术形式和真正把这个变成产品,中间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艺术产品更多是用来欣赏和装饰的,是限量的,作品本身附加价值很高,而科技产品其实是一个大规模传播可被使用的工具,两者之间会有交流的代沟。”尽管非常看好联盟成立的方向和模式,但张卷益为此还是有一些担忧,作为eico design公司的创意总监,他们的公司在行业内赫赫有名,曾为魅族、搜狗、新浪微博、支付宝、谷歌输入法等众多科技行业的企业做过产品以及用户体验设计。在他看来,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
        董海平也坦言,联盟中企业与艺术家之间的对接以及沟通是最难完成的事情。在宋庄,很多艺术家的状态都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这种散漫的状态和高速运转的科技行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艺术家与企业对接的角度、沟通方式、合作模式等都成为了考验联盟实际运营的因素。实际上,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了这一点,赵斌还好一些,与马越和李维这种纯粹的艺术工作者沟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也正因如此,目前联盟最先开始选择从电商平台入手,与一些品牌合作将有艺术家合作的产品,比如衣服、数码周边、鼠标外设等产品搬上电商平台,从最简单的融合开始。第二步才是上升到企业产品的艺术设计融合。
        另外一方面,如何将单纯的艺术创作与科技商业产品结合,也是一大难题。“艺术创作更多是表达艺术家自己的心理,而设计更多要迎合受众、用户的需求。”在张卷益看来,将艺术设计融入产品的实际过程,是会反复考虑艺术与设计两者之间的平衡问题,“最关键的是设计的产品能够有艺术的DNA,这是苹果、谷歌等公司都在追求和实现的。”

本文出自2013-01-21出版的《电脑报》第3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黄海)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