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6-13 15:13:13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何庆
- 作者:
遥感技术估算小麦产量
通过遥感技术显示的地面农作物种植情况
最早的遥感技术是从1608年汉斯·李波尔赛制造的世界第一架望远镜开始的,1903年飞机的发明和1957年苏联第一颗卫星上天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技术早在40年前就已应用在农业领域。最早运用遥感技术估算农业产量的是美国。1974年首开先河,建立的小麦估产模型精准度高达90%。遥感技术目前在作物估产、农业气象、国土资源调查、灾情监测、生态环境变迁等领域已广泛应用。中国目前利用遥感技术估产精准度已达95%以上。此外引入遥感技术监控土地的使用和管理,使一些违法占地现象受到严格约束。
城市里的垂直农场
澳大利亚设计的“垂直农场”
城市里种植不是天方夜谈谭,而有可能成为一种时尚。一是“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即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组装,构建各种类型的多层次的高优生产系统。所谓“垂直农场”即在大城市建立农业摩天大楼,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在里面从事种养业。科学家构想,一座30层高的摩天大楼即可为5万人提供必要的水果、蔬菜、各种肉制品等。作物种类可达100多种。按照专家测算,大约150座摩天大楼式垂直农场即可解决纽约市一年的食物供应。这种垂直农场一年365天可以不间断地种植、收获。目前美国“达拉斯远景”、荷兰鹿特丹“城市仙人掌”、丹麦罗多弗雷“空中村庄”都是这种垂直农场的雏形,垂直农场主甚至已经被列为20年后最受欢迎的工作之一。
无需高超驾驶技术的农机驾驶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GPS无人驾驶拖拉机正在播种作业
在公路上你走的是不是绝对的直线没关系,但在农田里你走的是不是直线关系可就大了。农机走一趟耗费的不仅有油钱、种子和肥料,更重要的是未来的收成。在GPS导航技术出现前,驾驶者需要靠自己的操控让农机直线行驶,避免播撒太多种子、肥料或者浪费燃料。当GPS导航技术出现后,它能够控制拖拉机走直线,从而避免了重叠播种,大幅节省时间和提高农业生产力,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另一项革新技术是无人驾驶拖拉机。两辆拖拉机,通过卫星导航和无线电连接在一起,其中一辆有人驾驶,另一辆则可实现无人驾驶。无人驾驶的拖拉机可以跟在后面,挂载不同的工具,或者作为一种补充,从事相同的任务。目前无人驾驶拖拉机已经在新疆这样的大农场得到了实际应用。
庄稼长势如何,无人机告诉你
正在进行庄稼航拍的无人机
了解庄稼长势是农民的必作功课之一,但在广袤的土地上靠肉眼来完成这一功课则几乎不可能。爱荷华州立大学和堪萨斯州立大学的两位教授正研究通过无人机,可以完成对农作物的航拍,从而获得农场的准确图像。农民可以对图像放大分析,进而了解个体作物的生长状况,同时帮助他们决定应该在哪些地方进行改种或者使用杀虫剂。
如果使用多谱段相机,可以拍摄不同波长的图像。例如近红外图像,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找到农场的哪些作物在吸收或者反射阳光与其他作物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说明这些作物有某种问题,例如害虫、疾病或者营养不足。
杂草是庄稼成长的大敌,大量的杂草可大幅降低受影响农田的产量。无人机通过对所拍摄的照片进行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杂草,并确定杂草出现的区域。农民可以对这些区域进行检查,来拿出除草的相应方案。
代替太阳光的疯狂想法
LED温控室中养花
万物都不开阳光的滋润,但是在印第安纳州的工业园区里,一项未来的农业技术正在实验中,那就是利用LED光来代替阳光。研究者利用成千上万的蓝色和红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波,可以营造一个专门针对特定种类花养植的花房。这些花一天生长22小时,一年365天生长。要问其何时不生长,一天中剩余的2小时足够。由于植物的生长与成熟与日光总照射时间有关,因而与传统种植相比,能减少一半的增长周期。室内还布置了一些传感器,可以检测哪些营养缺失,并据此提供需要的养份。室内种植,还可以减少如病虫害和恶劣天气的影响。这些花可以不需要担心季节或天气,只管尽情生长。与普通的光照相比,LED的节能性意味着成本更低,种植户有更好的收益。
这种温控技术不仅适用于培植鲜花,培植莴苣、甘蓝和细香葱这样的蔬菜也不在话下。需要改变的是适应蔬菜生长的光的波长。
结束语
与世界农业现代化相比,中国的农业还没有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和“靠天吃饭”的窘境。农业的现代化似乎遥不可及,不过在目前40、50后是种田主力的大背景下,农业后继乏人是个现实问题,中国农业的现代化之路已变得尤为迫切,愿这一天早日到来。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