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装机升级 > CPU > 新闻
杀入新战场 ARM为处理器注入活力
  • 2014-3-22 14:25:10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马渝曦
  • 作者:
【电脑报在线】虽然智能手机的火热离不开移动处理器(以ARM为首)的崛起,但在以Intel为首开发的处理器压迫数十年后,它们显然不只是想在智能手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从2012年开始,以ARM为首的处理器阵营开始针对微型服务器处理器市场进行全面部署,而在2014年我们看到一场大反攻的序幕缓缓拉开……
  虽然智能手机的火热离不开移动处理器(以ARM为首)的崛起,但在以Intel为首开发的处理器压迫数十年后,它们显然不只是想在智能手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从2012年开始,以ARM为首的处理器阵营开始针对微型服务器处理器市场进行全面部署,而在2014年我们看到一场大反攻的序幕缓缓拉开……


目前,由AMD携手ARM推出的此前代号为“西雅图(Seattle)”的ARM架构服务器处理器“Opteron A1100”已经流出了理论性能指标。


ARM早前针对针对ARMv8-A发布的服务器基础系统架构


低成本 ARM的最大优势
  2014年,ARM对旗下处理器规格做了重新部署,我们除了看到更为强调能效比的Cortex-A17架构,也看到了ARM关于服务器市场的布局。今年2月上旬,ARM针对旗下ARMv8-A的64位元处理器发布了全新的服务器基础系统架构(Server Base System Architecture, SBSA),这被业界认定是ARM正式进入服务器市场给市场霸主Intel的宣战书。
  事实上ARM胆敢如此“胆大妄为”的挑战服务器市场霸主,还是有底气的。随着需求的转变,服务器功用也在分化,除了提供高性能计算外,大数据受到关注,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开始倍受重视,进而让服务器架构产生一定变化。这让ARM看到了契机,自己主打能效比的处理器在服务器市场已有初步需求。事实上,ARM处理器自身的高能效比可以大大降低服务器的使用成本(2013年有机构统计,全球10%的电量用在了各种服务器集群以及云计算服务器上),另外ARM处理器的低价一直以来就是最吸引厂商的优势。
  除此之外,AMD的变化也被ARM看作是一大机遇,AMD虽然在微处理器市场有所欠缺,但毕竟有了数十年服务器处理器的研发经验,积累了丰富的资本。AMD已在今年发布了ARM架构的64位元服务处理器,而作为ARM处理器忠实粉丝的主要云计算服务提供商Google也在去年底表示将利用ARM架构的服务器处理器自行设计服务器架构,丝毫不给Intel留面子。要知道Google目前仍是Intel的第五大客户,为Intel贡献着超过4%的营收。有了这两个大佬的帮助,ARM的腰板挺得不是一般的硬,于是坊间也传出了2017年ARM服务器的出货量会达到106万台的豪言壮语。而事实上,ARM的支持者还不止这些,包括Marvell、Applied Micro、Cavium等芯片商,以及戴尔、惠普、广达、纬创、英业达等原始设备或设计制造商(OEM/ODM),皆计划在今年推出ARM架构服务器产品,ARM的服务器阵营已经初具规模。


不可阻挡的时代 Intel压力山大
  随着PC市场的降温,Intel在微处理器市场很难找到新的营收增长点,而在Intel摸索移动芯片市场生存之道时,Intel已看到服务器市场的需求变化。
  数据中心已经在服务器市场上占有不小的比例,2013年Intel开始推出针对服务器市场设计的Atom低功耗处理器,且销量不错,Intel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服务器可在原有架构体系上兼容自身的低功耗处理器,不用大改,如果要大批量采用ARM处理器,就不得不面临重新开发的问题,时间和资源成本并不算小,而这也是Intel保证自己市场的最大王牌。
  不过在笔者看来,Intel的真正危机并不是竞争对手的搅局,在市场需求变化以后,Intel自身如何发展将会成为关键。
  服务器端的Atom虽有不错的成绩,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它会制约Intel至强系列高性能处理器的出货量。因此,一个让Intel无法自拔的困境出现了。在处理器市场小芯片将会逐渐成为主导的这个无法改变的趋势下,Intel如何面对来自营业额和利润额的压力。要知道Intel目前绝大部分的营业额和利润都是靠民用和服务器市场上的大芯片处理器来做支撑,单颗处理器的价格远远不是ARM处理器甚至Atom处理器的价格能比的,当Intel需要在同一时间卖出4颗Atom处理器来换回损失掉的1颗普通处理器订单的时,Intel真正的压力也就来了。在Intel渐渐失去对整个芯片业控制的时候,Intel该如何自救?

本文出自2014-03-24出版的《电脑报》2014年第11期 E.硬件DIY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