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新闻
不走寻常路 史上异形PC的技术解析
  • 2013-6-26 15:36:17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熊乐
  • 作者:
【电脑报在线】圆润的造型、柔美的曲线、苗条的身材里却有巨大的动力,这样的新MAC PRO几乎颠覆了大家心目中电脑主机的形象。但细说起来,异形PC并非在这一刻才到来,早在多年前,已经有产品打破方形机箱的束缚,发动了逆袭之战。这些异形PC在技术上是如何打破常规,对PC的发展有有哪些影响呢?

    圆润的造型、柔美的曲线、苗条的身材里却有巨大的动力,这样的新MAC PRO几乎颠覆了大家心目中电脑主机的形象。但细说起来,异形PC并非在这一刻才到来,早在多年前,已经有产品打破方形机箱的束缚,发动了逆袭之战。这些异形PC在技术上是如何打破常规,对PC的发展有有哪些影响呢?


2002年:闪耀的苹果台灯

图:绰号“台灯”的iMAC G4

    

    2002年,当人们首次看到iMAC G4时,其震撼感甚至要远大于今日看到MAC PRO,那半圆形底座上支撑起的屏幕,充满着灵性,也成为苹果强势复兴的旅程碑。

    iMAC G4的体积比当时的电脑小得多,而且还采用了圆球状的主机,如何布局才能充分利用其内部的空间,这是一个难题。拆开圆球状的外壳,我们就可以看出,为适应圆形的底座,其主板也被制造成圆形,其集成度和设计合理性,即便在十年后的今天看来,也毫不落后。而光驱与硬盘层叠起来,放置在主板的上方。这就大大节省了整机的空间,即便在圆形外壳与方形光驱、硬盘之间的间隙,苹果也没有浪费,iMAC G4见缝插针地放置电源与整机散热片。

    在散热设计上,iMAC G4甚至可以说是新MAC PRO的前辈,新MAC PRO那底部进气,顶部出气的散热设计,早在十年前的iMAC G4上就已经使用,G4依靠底部的进气口吸入冷空气,这些冷空气在吹拂过光驱与圆形外壳间隙间的散热片和发热较大的电源部分,带走热量,并通过顶部设置的风扇排出机外。这样的设计,充分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空气动力学原理,极大地提升了整机的散热效果,这就在结构紧凑的G4上,实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

    可以说,在iMAC G4之前,电脑从未如此的小巧和迷人,这样的异形,在小小的体积内,实现了以往庞大电脑的全部功能。而灵动的造型,让它更容易融入家居之中。乔布斯的 "what's not a computer" (不是电脑的电脑)设计理念,也在这款机型上发挥的淋漓尽致。而G4的设计思路,是否也隔代遗传到现在的新MAC PRO上,也许,只有苹果的设计师知道。

 

2007年:脂粉盒HTPC的袭击

图:VGX-TP1的造型与后部端口

    别以为圆柱造型是MAC PRO的首创,其实早在2007年,索尼推出的VGX-TP1就采用了圆柱设计,从TP1拥有的数字调谐端口、RGB输出端口已经显示出其定位并非传统的电脑,而是一台HTPC,这就是其希望通过外形上的变化,以便于融入家居的主要原因。

图:VGX-TP1的主板与内部结构

    对于一款直径270mm厚度为91mm的苗条机型来说,其内部如何布局就显得相当重要,实际上,通过其主板,我们就可以看到其采用的是MODT架构,即将笔记本上的部件用在台式机上,以降低整机功耗和发热量。而光驱、硬盘甚至是散热器,也都使用了笔记本上的部件,这样的笔记本化结构,可以让TP1长期稳定的工作--这对于需要长期稳定工作的HTPC而言,无疑是相当重要的。

    在数码设备还不发达,尤其是机顶盒,高清播放器还未普及的2007年,HTPC是颇受关注的产品,而层出不穷的创意造型、家居式的设计,也给PC带来不少新意。尽管Vista操作系统的不成功,以及高清播放器,机顶盒的兴起,HTPC市场迅速收窄,但这样的异形设计,却成功转移到数码设备上生根开花,多样化的数码设备和多样化的造型,其中也有异形PC的功劳噢。


2012年:变形金刚,只为展示强悍

    相对于其他异形PC只靠那一成不变的外形吸引眼球,华硕玩家国度CG8890异形化的更加彻底,它不仅拥有彪悍的造型,而且在进行一键超频时,机身还会来一个大变形,两侧以及后部的挡板打开,8个隐藏的风扇威猛登场,从而形成新的强劲风道,从而让内部发热量巨大的处理器和显卡都可以处于低温状态,更好的保证了整机的稳定性。

图:变形,CG8890外观相当威武

图:CG8890采用双层外壳和复杂的机械结构

    

    为实现变形目的,CG8890的外壳结构显得相当复杂,在按动一键超频按键时,电路发出信号,驱动设置在外壳结构上的电机,通过复杂的机械传动,机器侧板打开,露出风扇,以加强散热。只要再次按动一键超频,在电机的驱动下,挡板收回,风扇停止转动,这样,CG8890的变形都是自动完成的,既富有科技感,也降低了手动操控的故障率。当然,你也不用担心挡板打开时整机的强度会降低或是增加电磁辐射,实际上CG8890 的顶盖和挡板都采用双层设计,起到支撑和电磁屏蔽结构的是内部的钢板结构,这一层是固定的,不会随着挡板开启,这样,就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整机的安全性。

    CG8890的变形结构解决了高端游戏PC对外形炫酷和整机散热的两大需求。而自动变形设计,更让使用者在各种形态下的切换变得简单。但这样的设计,将极大的提升整机的成本与制造难度,而强劲的散热,也只有高端游戏PC才有这一需求。

 

双屏绘图利器

图:Thinkpad W700DS的外观与侧屏

    刚看到Thinkpad W700ds时,除了大,可能还感觉不到其“异形”气质,但只要一伸手,你就可以它那17英寸的巨屏右侧,抽出一块10.6英寸的侧面小屏幕。在这一刻,异形现身。

    如果你再仔细观察的话,还会发现这款W700ds还有其他异形气质,机身上集成了电脑上罕见的色彩校正仪不说,在C面腕托上,还有一块巨大的绘图板,再加上这款电脑定位于移动图形工作站,侧面小屏的作用就很明显了。要知道,在绘图时,那些必不可少的工具栏总会阻碍视线。而小屏的存在,恰好可以放置这些工具栏,使用者可以更专注的在主屏幕处理图像。而在日常使用中,也可以将辅助软件放置在侧屏,以提升工作效率。

图:W700ds显示屏内部结构

    那么,W700ds是如何实现这样的变形的呢?在拆开屏幕面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大屏下方还有一个固定在滑槽上的小屏幕,在拉动小屏幕时,小屏幕顺着滑槽滑出,而在屏幕滑动到位后,机壳内的卡槽将屏幕卡住,同时,让小屏幕可以有一定的转动角度,这样可以保证小屏面对使用者,获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只有在屏幕到位后,小屏幕才会接通信号,开始显示,这样,就可以减小整机耗电和延长小屏寿命。

    为绘图而生的双屏异形W700ds增加的小屏幕,可以让使用者更专注的工作,而多级压感绘图板,色彩校正仪等的存在,更是与双屏形成合力,绘图感受,大不相同。当然,代价就是整机重量提升了,但对于17寸巨屏笔记本来说,便携性没有那么重要吧。


结语:异形,要的不止是视觉效果提升

    说到异形,大家更多的是想到外形的多样化,奇特造型的PC。其实,在造型改变的背后,是这些异形PC为各自目标市场针对性优化的过程,不像PC的iMAC PC、融入家居的TP1、为绘图优化而双屏的W700ds。外形彪悍,变形灵动的CG8890。甚至是我们一开始说的新圆柱形MAC PRO,无不是这样的针对性优化设计。随着新MAC PRO这个异形的来临,也许在未来的PC上,我们将看到更多的非传统造型的电路。这固然会是一种惊喜,却难免会有为变形而搞怪,东施效颦的作品。因此,我们有必要提醒厂家,异形,要的不止是视觉效果提升,而是为目标用户的针对性优化,这你们考虑了吗?

 
本文出自2013-06-24出版的《电脑报》2013年第24期 E.硬件DIY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