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新闻
鲍尔默时代谢幕倒计时
  • 2013-8-30 16:53:50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邓晓进
  • 作者:
【电脑报在线】对于科技界来说,这是一个突然的决定。一个多月前,他刚刚宣布了微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重组,对高管的职位进行了大幅调整,但并未流露出任何退休的征兆。许多人相信他在微软的地位因此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接下来还会大干一场。

    “我想告诉大家,我将在12个月内选定继任者并辞去微软CEO的职位。”

    8月23日,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在一封公司内部信中宣布了他辞职的决定。

    对于科技界来说,这是一个突然的决定。一个多月前,他刚刚宣布了微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重组,对高管的职位进行了大幅调整,但并未流露出任何退休的征兆。许多人相信他在微软的地位因此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接下来还会大干一场。

    更早以前,鲍尔默还曾表示,他计划在最小的孩子考上大学之后退休,与之对应的时间点是2017年前后;如今的决定将他的退休时间提前了大约三年。

    鲍尔默本人也坦言这是一个近期做出的决定。在消息公开后,鲍尔默接受了ZDNet的电话采访,他透露他考虑退休的问题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但直到最近几个月才逐渐明确了具体的时间点,最终下定决心并告知董事会则是决定公布之前两天的事情。

    不过,他的这个决定也并不令人十分意外。

    自2000年担任微软CEO起,鲍尔默已在这个职位上呆了13年。尽管微软在他治下营收和利润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但其间却经历了Vista的失败、互联网业务的低迷、移动终端与云计算方面的落后,股价也被苹果和Google等对手超越。鲍尔默因此饱受质疑。

    今年以来,虽然Windows 8、Windows Phone 8和Surface的市场反响均不尽如人意,但在最新一季度的财报发布以前,微软的股价稳步攀升,一度创下2008年初以来的新高;在公司整体表现相对良好的时间点上宣布退休,可谓是急流勇退。事实上,尽管鲍尔默在辞职信中强调对于这样的变化“从来就没有完美的时间点”,但他也表示“现在是个正确的时间”。

    在这一消息的影响下,微软的股价当天暴涨7%,凸显投资者对于鲍尔默的失望。与华尔街类似,美国媒体对于鲍尔默在CEO任上的表现也多持负面态度。

    在《纽约时报》撰稿人尼克-温格菲尔德(Nick Wingfield)看来,由于鲍尔默对移动设备不够重视,微软正面临危机,急需转型,而鲍尔默的辞职让微软有了重塑自我的机会。科技博客All Things D的联合主编卡拉·斯维什尔(Kara Swisher)则撰文称鲍尔默可能已失去了包括盖茨在内的微软董事会成员的信任,他的辞职有被迫的成分。

    鲍尔默表示,退休之后他将开启人生新的篇章,但目前他尚未对新的生活做出规划。

鲍尔默担任CEO至今微软的股价

 

从销售员开始的职业生涯

    在鲍尔默宣布退休决定之后的几天,一段二十多年前的视频突然在网络上爆红。视频中,鲍尔默身穿米色格子西装,站在一台小电视旁边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推销者微软的划时代产品——Windows 1.0。

   “猜猜多少钱?500美元?1000美元?甚至更多?不,只要99!……这就是微软的Windows,今天就订购吧!”因为这段话,许多网友戏称鲍尔默是电视购物的鼻祖。事实上,这位如今在IT界叱诧风云的职业经理人,早年正是从做销售员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57岁的鲍尔默出生在底特律,父亲是福特公司的中层经理。少年时的鲍尔默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上中学时成绩出众,数学尤其突出。此前曾有报道称他在SAT(相当于国内的高考)的数学部分取得了800分的满分成绩,不过他后来澄清自己的成绩为790。

    鲍尔默对他的中学数学老师爱德华·库斯(Edward Kuss)十分尊敬,称库斯在数学方面对他的启迪给他的人生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库斯也对鲍尔默的聪明印象深刻,称他总是能快速的吸收所学的内容,令自己的教学工作十分愉快。

    库斯对《纽约时报》回忆,鲍尔默酷爱挑战:“他很享受那些对他来说很容易的东西,比如数学和科学,但他不擅长的东西却能给他带来最大的快感。”鲍尔默曾对库斯说,自己最骄傲的一件事是将一英里跑的成绩提高了20秒——即便如此,他跑步成绩也并不出色,相比之下他更擅长的是铅球。

    凭借优异的成绩,鲍尔默进入了哈佛大学。刚入学时的鲍尔默是个学霸,修读了大量数学与科学课程,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宿舍里学习。但一年之后,他意识到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于是开始将学习的精力从科学转向了商学,并开始于更多人交往。正是在这个阶段,他结识了和他同年级并住在同一栋宿舍楼里的比尔·盖茨,两人很快成为了密友。

    与盖茨将精力全部放在计算机算法的改进与软件的研发上、甚至辍学创办公司不同,鲍尔默接下来的大学时光做着与大多数校友相仿的事情:他曾担任学院橄榄球队的负责人,在校报《哈佛红》和文学杂志《哈佛呼声》工作,参与威廉·罗威尔·普特南数学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最终于1977年以最优等的成绩毕业。

    鲍尔默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宝洁公司的助理产品经理。正是因为这段经历,鲍尔默日后被贴上了“销售员出身”的标签。在世界上最大的日化公司打磨了两年之后,他来到了加州,进入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深造。

    与此同时,当年他在哈佛的“小伙伴”盖茨已和另一位辍学生保罗·艾伦一起创办了微软,并依靠开发与销售BASIC语言的变体在IT业内小有名气。作为一名资深程序员和一家软件公司的CEO,盖茨深知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他想到了鲍尔默——许多年后,他在一封电子邮件中提到鲍尔默时曾评价其为“伟大的伙伴和伟大的朋友”,而他与鲍尔默的关系则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商业伙伴之一”。盖茨来到斯坦福大学的校园里,像当初艾伦说服他自己一样劝说鲍尔默从斯坦福退学,加入微软。

    1980年6月11日,鲍尔默成为了微软第三十名员工,也是微软第一位商务经理。他当时的年薪是5万美元,但相比工资,对他更具有吸引力的大概是这家日后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的股权。

    第二年,微软进行重组,鲍尔默持有的股份占到了微软的8%。随着微软的不断壮大,鲍尔默的身价也不断提升。在最新公布的福布斯400富豪榜中,鲍尔默凭借152亿美元的净资产排名第19位。

 

盖茨光环下的“1号人物”

    尽管Windows 1.0的电视购物广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即便在鲍尔默进入微软初期,销售也并非他工作的全部。

    从MS-DOS到Windows,从Office到IE,微软的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统治了上世纪最后20年的PC市场。在这20年里,作为微软核心成员的鲍尔默先后负责过运营销售、市场、支持、操作系统开发等多个部门,并于1992年成为微软的执行副总裁,全权负责销售与支持工作。

    自1982年艾伦因病离开微软之后,鲍尔默便成为盖茨在这家公司内最信任的伙伴之一。随着公司业务线的不断丰富,被无数人视为商业奇才的盖茨也开始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1998年开始的一场世纪反垄断诉讼让这位当时的世界首富意识到需要有人为自己分担工作上的压力,让自己能更专注于技术和产品方面的工作。就在这一年,鲍尔默晋升为总裁,正式成为的第2号人物。

    这场诉讼持续了三年多,盖茨在听证会上的一些言论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另一方面,在鲍尔默的管理下,公司的业绩表现良好,没有受到官司的影响;微软的股价也在互联网泡沫的推波助澜之下迅速攀升,市值于1999年12月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创下历史记录——这一记录直到11年后才被苹果打破。盖茨逐渐坚定了辞去CEO、将精力放在技术和慈善方面的决心,于新千年到来后的第13天将公司形式上的1号人物的位置交给了鲍尔默。

    彼时,Google刚刚诞生,IBM尚在转型之中,苹果仍处于低谷,微软在软件领域一骑绝尘,也开始涉足互联网和数字娱乐市场。但对于在巅峰时期接手这家公司的鲍尔默来说,盖茨的成就既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他带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微软的股价再也没能回到千年之交时的水平,而股价的下滑则灵鲍尔默备受质疑。另一方面,微软是一个工程师文化浓厚的企业,从高管到基层员工大多数都是工程师出身;鲍尔默尽管有着出众的头脑,也拥有带领技术团队的经验,但担任这样一家庞大的软件公司的CEO对于商科出身的他来说仍旧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每一天我都要面对比前一天更大的挑战”在2007年接受今日美国采访时,鲍尔默坦言担任微软CEO之初困难重重:“做CEO比比尔要我担任这个职务时我所想象的更加不同……在那之后的几个月里,我被一些严重的问题所困扰,拿不定主意。”

    除此之外,他还需要适应盖茨留下的光环。尽管辞去了CEO的职位,但盖茨保留了董事长的职务,同时给自己安排了一个“首席软件架构师” 的头衔,继续参与日常工作。在公开场合,盖茨曾表示“史蒂夫是第一号人物,我是第二号……我的声音、我的建议很重要,但史蒂夫需要做决定。”但在担任CEO之后的几年内,包括Windows XP、Windows Vista、Xbox等产品的发布会依然由盖茨担任主讲人,一年一度的CES主旨演讲也由盖茨担纲,主持公司日常工作的鲍尔默无论在内部还是外部都很难给人留下“一号人物”的印象。

    2006年6月,盖茨宣布将在未来两年逐步退出在微软的日常工作,将重心转向盖茨与梅琳达基金会;鲍尔默逐渐从幕后走向了前台,越来越频繁地发表演说、接受采访。2008年6月27日,盖茨正式结束了他在微软的全职工作,仅保留董事长职位;鲍尔默终于成为这家公司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第二年1月,鲍尔默第一次登上了CES主旨演讲的讲台,在此后的几年内,他主持了微软几乎所有的重量级发布会,洪亮的嗓音和幽默的言语也成为科技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谈到盖茨,独掌大权的鲍尔默曾直言:“我不再需要他做任何事。利用他?是的。需要他?不。”即便如此,鲍尔默依旧很难摆脱盖茨的光环。在他宣布辞职后,许多观察者都认为盖茨的阴影束缚了鲍尔默的手脚。科技博客The Verge的高级编辑汤姆·沃伦Tom Warren在分析微软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表现时表示:“由于对于Windows和盖茨阴影的依赖,鲍尔默让微软落后了。

 

备受质疑的鲍尔默时代

    在鲍尔默的治下,微软的年收入从约250亿美元增长到778亿美元,净利润的增长幅度也超过了200%,年均净利润增长率达到16.4%,这个成绩超过了史上最著名的职业经理人之一——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的11.2%。

    在这13年中,微软也诞生了一系列经典的产品。Windows XP堪称史上最成功的PC操作系统,12年后的今天在一些地区仍是主流平台;Windows 7让微软走出了Windows Vista失败的阴影,巩固了微软在PC平台上的统治;Xbox系列从零起步,如今已和索尼、任天堂在主机市场三分天下;Office的持续更新以及Office 365的推出使微软仍主宰者办公软件市场;2009推出的搜索引擎Bing也保持着不错的发展势头,如今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已上升至17.4%。

    投资方面,鲍尔默充分显示出了商人的精明。2006年,微软以2.4亿美元获得了Facebook 1.6%的股份;2012年Facebook上市后,微软卖出20%的股份,获利2.49亿美元,回报超过5倍。2011年和2012年,微软先后以85亿美元和10亿美元收购了Skype和Yammer,两笔交易都获得了业界的积极评价。

    对于鲍尔默的成就,最有说服力的或许是盖茨的态度。同为上世纪70、80年代诞生的科技巨头,苹果、戴尔、联想的创始人在辞职或退休后都在公司面临困境时回归或复出,而微软的创始人却彻底脱离了日常工作,从未动过回归的念头。

    然而鲍尔默取得的这些成绩并未能体现在微软的股价上。由于未能给股东带来足够的回报,鲍尔默在独掌公司期间从未摆脱外界的质疑。早在2009年,就有一些媒体预测鲍尔默将于第二年辞职;2011年5月,被誉为“巴菲特第二”的著名对冲基金经理大卫·埃因霍温(David Einhorn)公开呼吁鲍尔默下课,称他是阻碍微软股价上涨的最大因素;2012年,《福布斯》网站专栏作者亚当·哈通(Adam Hartung)评出了他心目中全美最差的5位大公司CEO,鲍尔默高居榜首。

    尽管在大多数季度中,微软的财报都表现良好,但与苹果依靠颠覆式创新刺激产品销量或Google依靠互联网模式创收不同,微软在鲍尔默治下的收入和利润增长大多来自于传统的业务——主要是Windows和Office——以及传统的软件销售模式。

    自2008年起,鲍尔默加大了反盗版力度,尤其是在新兴市场针对制售盗版者和使用盗版的企业提起了大量诉讼,在获得大量赔偿的同时还迫使更多地企业购买正版Windows和Office等软件。

    鲍尔默曾在多个公开场合指责中国的盗版问题严重影响了微软的收入。2010年,他在一次演讲后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称中国的盗版问题比印度严重8倍,“(反盗版的)执法力度需要加强”。就在同一年,有多家媒体的报道指出,微软中国80%的收入与反盗版有关。

    简而言之,鲍尔默利用盖茨打造的垄断地位,通过让既有的产品卖得更好提升了公司的业绩;但在资本市场看来,这一做法难以持续,因此收入和利润的提升难以转换成股价的提升。

    鲍尔默时代的微软并非没有创新的尝试,“创新”几乎在他的每一场发布会上都是高频词语;不幸的是,其推出的颠覆性产品大多以失败而告终。

    硬件方面,Zune没能如鲍尔默预期的一样撼动iPod的垄断地位,Kin手机的惨败更是影响了鲍尔默2010年的年终奖金;最近的例子是Surface,因为这款被鲍尔默寄予厚望的硬件销量不佳,微软在上一季度的财报中减记了9亿美元。

    操作系统方面,Windows 8和Windows Phone 8在问世一年后仍旧只有个位数的市场份额,前景难料。而最令鲍尔默感到失望的当属Windows Vista。在众多评论中,这款耗时近5年打造的操作系统都被视为Windows系列中失败的版本。在宣布辞职后接受ZDNet采访时,鲍尔默也直言这是他在CEO任内最后悔的事情:“你让一个大团队去做一件事情,最终却被证明是没有价值的,这无疑会产生副作用。”

    鲍尔默在CEO任上最为人诟病的是缺乏远见,难以把握行业趋势。

    尽管力促微软摆脱了对PC的过分依赖,但鲍尔默没能让这家PC时代的霸主在数字音乐、Web 2.0、云计算等领域抢占先机;而在智能移动设备市场上,他更是让微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在鲍尔默成为微软CEO的三个月后,微软便推出了面向移动设备的Pocket PC操作系统;三年后,该系统更名为Windows Mobile,集成了移动版的Word、Outlook、IE、Windows Media Player、MSN等软件,试图将PC的体验带到移动设备上。在功能占主导的时代,Windows Mobile被许多人视为真正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然而在iOS和Android给智能手机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后,微软只是照猫画虎,让Windows Mobile支持多点触控和应用商店等功能,而不愿放弃并不适合手机的类PC界面,导致公司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份额持续下滑。直到2010年,鲍尔默才下定决心打造全新的移动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但此时苹果和Google已在移动市场上占尽先机,微软只能苦苦追赶。

 

谁将成为接班人?

    随着鲍尔默卸任时间的尘埃落定,谁将成为微软史上第三任CEO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

    在辞职信中,鲍尔默表示他希望继任者能够长期担任该职位,帮助微软完成转型,成为一家“设备和服务公司”。在随后的采访中,他透露董事会早在10年前便将寻找继任者的事情提上了议事日程,过去三、四年里,他还曾与多名微软外部的潜在继任者见面。

    美国媒体列举出了一系列有望担任微软CEO的人选,包括诺基亚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雅虎CEO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以及“Android之父”安迪•鲁宾(Andy Rubin)都名列其中。英国博彩公司立博甚至为这一人事任命开盘,埃洛普成为最热门人选,赔率为1赔5;苹果公司CEO库克也榜上有名,赔率为1赔100。

    不过基金公司McAdams Wright Ragen分析师希德·帕拉克(Sid Parakh)认为微软董事会更倾向于从公司内部选择继任者。

    此前,微软内部曾有许多被视为鲍尔默继任者的人物,例如“Xbox之父”杰·阿拉德(J Allard)、接替盖茨担任首席软件架构师的雷·奥兹(Ray Ozzie)以及“Win 8之父” 史蒂芬·辛诺夫斯基(Steven Sinofsky);然而过去几年,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离开了微软——或者退休,或者成为其他科技公司的高管。

    在目前的微软高管中,首席运营官凯文·特纳(Kevin Turner)是最热门的人选,但与鲍尔默类似,此前长期在沃尔玛工作的特纳精通商业,但欠缺技术背景。

    而在技术出身的员工中,重组后的四位部门负责人——特里•迈尔森(Terry Myerson)、朱莉•拉尔森-格林(Julie Larson-Green)、陆奇和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也都被认为有可能接任CEO。从年龄上看,他们都具备长期担任CEO的条件;但另一方面,四人都欠缺管理整个公司的经验,是否有足够能力掌控在全球拥有10万名员工的微软并带领其与苹果、Google等对手竞争值得怀疑。

    甄选CEO的工作由微软首席独立董事约翰·汤普森(John Thompson)负责,他透露,微软已邀请咨询公司海德思哲协助制定新任CEO候选人的标准,“但我认为目前还没有到公开它的时候”。

    无论谁成为鲍尔默的接班人,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科技博客TechCrunch认为新任CEO需要让微软变得更加开放、建立一个“后PC时代”的新平台以及做出更符合时代潮流的远期规划。《华尔街日报》则引述微软员工及外部人士的言论表示,该公司保护既得利益的文化限制了创新,因此未来的掌门人必须重塑企业文化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本文出自2013-09-02出版的《电脑报》2013年第34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