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新闻
每份保险赚24元:携程违法强卖航意险利益链调查
  • 2014-1-11 15:21:58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黄旭
  • 作者:
【电脑报在线】“携程机票加30元保险是6.3折,不买他们的保险要7折,与当值经理电话沟通,钻石级别的客户也没有商量余地,那算了吧。”2013年12月25日,互动通控股集团总裁邓广梼无奈在微博上宣称“被迫放弃”携程网。





携程网最近三年股价走势图

   “携程机票加30元保险是6.3折,不买他们的保险要7折,与当值经理电话沟通,钻石级别的客户也没有商量余地,那算了吧。”2013年12月25日,互动通控股集团总裁邓广梼无奈在微博上宣称“被迫放弃”携程网。

   邓广梼并不是第一个表达自己愤怒地携程用户,在2013年以来,已有众多用户向黄枪投诉在携程网购买机票时无法自主选择,被强迫购买捆绑的保险。作为2003年9月在纳斯达克首家上市的中国旅游业互联网企业,携程的机票预订业务多年来占据了国内市场不小江山。如果说普通用户感受携程不太在乎,那么当越来越多的钻石用户选择抛弃携程时,携程又该何去何从?

无法取消的航意险
   “本想在携程网上订机票,想不到竟然被强制购买30元的航空意外险,总费用甚至比航空公司官网价格还贵……”1月2日,来自山东济南的用户孙小姐对黄枪投诉称,她打算在携程网上预订两张1月23日到深圳的机票,但在提交订单时却赫然看到“‘预定该机票,每位乘客至少需购买30元航空意外险,保额100万。’”
   这是在携程网购买机票众多用户的共同遭遇——最近两年来,已有众多用户向记者投诉在携程网上购买机票时被强迫购买捆绑的保险。“本来在携程网上订机票就是为了便宜、方便,但想不到携程网却如此‘心黑’。”来自武汉的罗先生对记者叹了口气,常年在各地飞的他经常通过携程网购买机票,一年下来已被携程强迫购买了数百元保险。
   在微博上,关于携程强行捆绑出售航意险的投诉更是多达上千条,其中不少投诉用户还是各大企业的总裁。12月18日,表示自己一直在携程网上购买机票的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任志军就公开质疑:1、很多机票要捆绑保险,即使全价票也不放过;2、邮寄行程单要收费了;3、邮寄来的机票行程单,摇身变成了某个旅行社的发票,内容是“机票套餐”。“难道是把旅行社的低价票和保险合在一起,组合成自己的产品在卖?”
   记者的体验证实了上述遭遇。1月2日,记者随机在携程网上预定了一张1月17日重庆到北京国航CA4129班次的机票,携程网显示该航班一共有四个选择:“惠飞保”440元,另外就是全价和3.6折头等舱,价格都为1560元。点击预订“惠飞保”机票后显示应付总金额为640元。其中,机票价格为440元,机建费50元,燃油税120元,在右侧备注栏内,记者还看到带有“+30元保险”的字样,点击该提示后,便会弹出“预订该机票,每位乘客至少需购买30元航空意外险,保额100万”。
   不过,这30元的保险费并不能选择或取消,而是已强行绑定在该机票总费用中。记者又随机预订一张1月20日北京到广州海航HU7805机票,在总计1199元的费用中,同样被强制绑定了30元的意外保险,而且点开“套餐”机票,还有一行小字“不提供行程单”。
  根据记者了解,航空意外险是保险公司为航空旅客专门设计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商业险种,保险期限是从乘客踏入飞机舱门到飞抵目的地走出舱门为止。也就是说,被携程网强迫捆绑购买的30元保险,其保期只是从踏进飞机到离开飞机的一次价格。
   对此,携程网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对记者表示,在点击“更多舱位”后,可选择不搭售航意险的机票,但价格上没有购买航意险的机票优惠。而如果机票后面显示有加30元保险的话,那么这个保险必须要买。因为客户预订的这个机票折扣是比较低的,这个保险属于一个捆绑产品。
   此前,携程公共事务部蒋海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携程部分特价机票与保险组合销售的特惠产品,主要是根据大部分机票客户的消费行为而量身定做,帮助消费者在一个平台下面同时便捷购买机票和保险产品。

 

强行绑定与特价无多大关系


   冠冕堂皇声明背后,是无可反驳的强行捆绑售卖事实——根据记者调查,“惠飞保”即携程网的所谓特惠套餐产品,来自携程官网的消息显示,凡带有“惠飞保”标签标识的产品,均为机票优惠套餐,含机票一张、携程礼品卡¥30元或保险¥30元,礼品卡和保险可任选一种。不过,从记者调查情况来看,“惠飞保”大多无法选择不实用的礼品卡,而是自动强行绑定了30元的航空意外险。
   从记者调查来看,强行绑定售卖保险,和机票价格是否“特惠”并无多大关系。根据记者调查,在携程,闲时6.3折以下机票都会被标注为“惠飞保”,而黄金期7.5折也会被捆绑“惠飞保”,许多时候甚至比航空公司官网价格更贵。
   以记者体验情况为例,在中国国航官网,预订重庆到北京1月17日同航班的机票总价为630元,这比携程网还便宜10元。而北京到广州同样的一张机票,在海航官网甚至只需要1169元,比携程网还便宜30元——携程多出的30元正是强行绑定的航意险价格。
   目前,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出票方式,携程网提供的航意险包括新华“出行关爱”交通工具意外险、“e路泰康”航空意外险、太平洋“随心太保”意外险保障计划、人保健康的“携程飞翔无忧”航空意外伤害保险;每份均为30元。在订票过程中,携程网并不会提示,也无法查询到你所埋单的是哪个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
   根据记者调查,上述产品均为与携程专门合作而推出的保险。最早的是E路泰康,在2010年携程就联合泰康人寿推出。最近的是和人保健康在2013年10月推出的“携程飞翔无忧”。2009年,引发轩然大波的携程“假保单”合作方平安保险已不在其列。
   “携程并不是特例,去哪儿网、艺龙网、淘宝网等第三方机票代理平台,强行绑定意外险已成为潜规则。”1月4日,一位在线旅游从业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各大第三方机票预订网站,几乎都在以捆绑形式销售航意险,而如果取消保险,则无法享受优惠的机票价格。此外,春秋航空、吉祥航空也被曝强行售卖航意险。 
   不过,在淘宝、去哪儿、艺龙等平台,强行绑定的航空意外险只有20元——这比携程网少了10元。“去哪儿网、淘宝等平台只保了50万元,我们是100万元。”上述携程网客服人员对记者如此解释。
   不过业内人士对记者称,尽管都强行绑定保险,不过携程和去哪儿业务模式不同,前者是OTA(传统在线旅游代理商),后者是一家垂直搜索引擎。携程帮酒店、航空公司卖产品,收取他们的佣金,去哪儿是为OTA引导流量,按CPC(点击付费)收费。
   携程网并不是最贵的航空意外险。在同程网上,最便宜的航意险保费是40元,保额为150万元。其余还有80元、120元、200元几个档次——最贵的每次200元保费,保额300万元。

    据记者了解,各大保险公司的航意险主要采用1998年7月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航空意外保险条款和费率——保费每份20元,每份保额20万元。

 

    
三令五申“禁强搭”无效果

   对于用户而言,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有必要花上几十元去购买这份航意险么?
   答案是完全不用。
   对航意险而言,一个普通用户很少知道的秘密是,不投航意险,也可获得赔偿。实际上,机票、车票或船票里都包含着一份强制“承运人责任保险”,俗称“座位险”——按飞机、轮渡、火车、客车乃至地铁的乘客座位计算费率,由运输方给保险公司投保,如途中发生意外致使旅客伤亡或行李损失,由运输方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由保险公司支付赔款。根据2006年颁布的《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国内民用航空运输旅客伤亡赔偿最高限额为40万元。
   “航意险和机票包含的保险的区别,就是花钱另外买了一份保险,一旦发生意外可以多得一份保险,但这应以自愿为主,而不是捆绑形式的强制。”对保险行业有深入研究的律师王铮对记者表示。
   在王铮看来,保险合同应自愿订立,强行绑定的携程网涉嫌违反《保险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上述行为应由当地的工商管理部门和保险监管部门给予相应处罚。
   实际上,针对携程网的这种强制绑定行为,相关部门都曾三令五申禁止强行绑定售卖航意险。
   根据记者调查,早在2002年12月29日,中国保监会就下达了关于加强航空意外保险规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在这份发布文号为“保监发【2002】134号 ”的《通知中》,中国保监会在第三条明确规定“保险公司不得将航空意外保险随同机身责任险进行搭售,也不得通过航空公司将航空意外保险保费含入机票价格之中或者随同机票强行搭售。 ”
   此后十年来,保监会等几乎每年都下达了类似的通知。2013年7月,保监会再次向各地保监局和保险公司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展开一场针对强制搭售保险行为的大检查,要求各地保险公司要全面清理群众反映突出的飞机票、火车票、汽车票、旅游门票等销售环节强制搭售短期意外保险问题。
   不过,尽管监管层屡次清查、整治,但形形色色的强制销售行为不但没有收敛,甚至变本加厉。

靠强卖每季度进账1亿元
    现在,对于微博投诉用户,携程回应方式是客服索要其订单号和联系方式“私下解决”,“微博客服也许很尽力,对于这种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携程官方为何不自查一下呢?”一位用户对此很不解。
   黄枪调查发现,航意险承担了携程网机票业务绝大部分的利润来源——这注定了携程不可能自查更不会放弃这种模式。
   “一直以来,国内航空公司给各大代理商机票价格3%的佣金加X返点。”业内人士罗继军(化名)对记者表示。罗继军在一家保险公司从业已3年,航空意外险是他所在公司经营的险种之一,携程网正是其公司的合作伙伴。
   所谓X返点,是指航空公司为了促进机票代理的销售,在公开规定的代理费返点3%之后再增加百分比不等的X值返点。“航空公司的佣金政策一年不如一年,3%+X中的X不断在下降。”罗继军称,受航空公司调降机票佣金率、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的持续影响,携程的机票平均佣金收益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罗继军表示,由于机票价格透明,目前各家代理商拿到的价格差异一般不大。不过,为了抢夺客户,各家代理往往会拿出自己佣金所得的一部分让利给客户,用更低的价格来吸引客户。一些小的代理商运营成本不高,薄利多销可以维持。但是对于携程这样一个庞大的上市公司来说,让出1个点的利润就让出了一大笔的收入。所以携程的办法是:加入价格战,低价吸引客户,通过强卖保险和代金券,也就是通过“惠飞保”套餐再把利润赚回来。
   2012年7月,携程网拿出5亿元开展低价促销,2013年初,携程高调推出“订机票返现金”,4月,携程又宣布参与返现的航线由之前的3000条扩大至5000条。 
   因此,在2013年第三季财报,携程网交出了2011年市场份额大跌11%后的最亮眼财报:其净营收15亿元,同比增长31%;净利润3亿7300万元,同比增长92%,环比增长77%,若不计股权报酬费用,净利润4亿82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50%。
   携程网的亮眼财报主要得益于飞机预订业务的增长。根据携程网财报,在每张机票收入同比下降情况下,2013年第三季票务服务营业收入为6亿零400万元人民币(9900万美元),同比增长26%。“这就是航意险对携程的贡献。”罗继军表示。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携程网机票出票量约为1360万张,日均出票为148000张。“哪怕以40%出票量约340万张,每份被强制绑定30元航意险计算,携程网第三季度仅仅是强卖保险进账就是1亿多元。但从我身边了解来看,被强买保险的比例绝对不止40%,甚至可以达到60%-70%。”一位财经观察人士对记者表示,而从过去几年财报来看,机票业务占携程40%整体营收。


每份保险携程赚24元

   因此,对于携程网来说,搭售保险的收益很多时候甚至超过卖票本身——尽管航意险是个最低售价只有20元的“小险种”,但其背后隐藏的却是巨大的利益黑洞,甚至是一门“无本万利”的生意。 
   “在中国,航空意外险是遭到质疑最多的险种之一。质疑主要集中在两点:暴利+欺诈。”1月4日,某大型保险公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相关负责人对此坦言,航意险的保险期限相比其他险种时间很短,通常是飞机起飞到落地的几个小时,赔付率极低。
   同时,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自身的赔付负担,大多数保险公司都对意外险进行了再分保,也就是由多家保险公司共同分担风险。另外,由于目前几乎都采用电子化保单,因此对于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航意险的成本很小,如果没有发生事故,那么每份售价20、30元的保单的成本只有几分钱。 
    根据民航局最新公布的数字,2013年全年,中国民航预计完成旅客运输量3.54亿人次,假设所有旅客均“人手一份”航意险,那么将会产生3.54亿份航意险。根据记者了解,2013年有关国内民航的空难只有一起7月发生的韩亚空难,遇难的两人获得了150万美元的赔偿——但这赔偿并非航意险,而是机票包含的责任险。以每份20元计算,因此,2013年航意险市场在成本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市场就可能达到71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大头都被网站拿走了。“保险公司并不赚钱,行业内的人都清楚,一份价格20元的综合交通工具意外险或航意险,保险公司往往只挣4元,80%由网站、代售点等代理方收取。”罗继军说,“渠道为王”,在保险业也是如此。航空机票售点、旅行社等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垄断着大部分航意险的保费资源,并哄抬代理手续费。
   因此,对于各网站来说,搭售保险的收益甚至超过卖票本身。比如携程,30元的意外险,携程最高可以拿走24元。因此在机票价格透明化的今天,携程通过降低票价提升销量,再搭售保险的这一新模式比单独卖机票的旧模式利润更大。
   不过,花几十元钱买的航空意外险,却很可能是一个冒牌货。2009年,一位梁先生在携程网购买了航意险保单之后,被平安公司告知并无此保单的投保记录。一个月后,携程网终于承认保单为假,表示假保单是“员工个人行为”且“纯属个案”。
    “由于很少有人去验证真伪,航意险实际上成了很好的敛财工具。某些航意险要么投保人身份证号码是错误的,要么投保人身份证号码、受益人姓名、联系地址等栏目均为空白。若意外发生,这样的保单根本无法向保险公司索赔。”青岛警方最近破获的一起假保单案显示,其涉案虚拟保额达到1520亿余元人民币,共计38万余人受骗,每一层代理利润都超过400%。
   另外,目前的航意险均是以“电子保单”为主,客户如要获得纸质保单,必须支付10-20元邮费后才能获得。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这又是一笔收入。
   在业内看来,携程携程网的机票航意险,和一人离不开关系。
   他就是携程网的机票事业部负责人李小平。根据记者调查,李小平原为久久票务网唯一独资人,携程网在2011年7月收购了久久票务网,李小平在加入携程网后,在负责携程机票事业部的同时,还担任了一个重要职位——携程保险总经理。
   有意思的是,携程收购久久票务网是打算代理火车票,但在2013年3月,因为每张火车票强行绑定20元保险引起轩然大波,此后被保监会公开点名查处叫停。
   那么,一个问题是,如果不选择携程的“惠飞保”业务呢?
   “无论是否选择‘惠飞保’,都可能让你多花冤枉钱。”在罗继军看来,除了强行绑定保险,携程网上的机票可谓“猫腻多多”。他仍以1月17日记者预订的重庆飞北京航班为例,在点击“更多舱位”后,出现了一个“返32元,总价为660元”的套餐,表面看这是最便宜的,但同样自动勾选了一份20元的航意险,除非用户手动取消。同时“退改签”还显示,除了不得签转,而且如果退票就收取50%即235元的手续费。(该张机票票面价格为470元。)
   所以,对于携程用户而言,最悲惨的或许是用电话订购的传统用户。去年12月23日,百度集团战略合作部运营商高级战略合作负责人项玉就无奈在微博上称“电话预定机票时,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默认为给我出了一份价值20元的保险,属于严重违反商信原则的卑劣行为。”

 

深度解读:
四面楚歌的背水一战



   对携程而言,如今让人诟病的不仅是强卖保险,还有服务。
   2013年10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公关总监陶然就遭遇了一件囧事:他在携程定机票,用网银支付成功,收到出票成功的短信。第二日赶到机场,却被航空公司告知系统没有他的订票信息。电话给携程客服,答复是当时的价格没有了,所以没出票!!
   最后,陶然只能无奈地问携程:你自己感受一下这像话么?
   但这又仅仅是表面问题。对于携程,人们熟知的故事是:1999年,13岁考入复旦、20岁获得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硕士学位的“神童”梁建章创建了携程网,并在2003年将它送进了纳斯达克。2006年,梁辞任携程CEO赴美攻读博士学位。
   6年后,梁建章拿到了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博士。但这时的携程,却早已不是当初的携程,媒体对它用得最多的形容词是:四面楚歌与中年危机——在梁建章拿到博士学位的2011年,携程经历了最大幅度的下滑,它在整个OTA行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从此前的51.6%下滑至41.1%,下降了10.5%。此后两年,携程的股价呈直线下降趋势,由2010年最高峰的52.15美元一度下滑至12美元。
   而在利润上,携程毛利率水平从2011年开始连续7个季度下降,运营费用率则持续上升。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一大原因在于其庞大的呼叫中心。按照携程2013年4月递交的20-F年报文件显示,截止2012年12月31日,携程总员工1.9万中(相比2011年增加2900人),其中,呼叫中心员工达到了1.09万人(相比2011年增加1900人)、市场和销售人员达到了2200人。
   在机场有铺天盖地的推销员同时,携程的机票价格却总是比别家高出一截。而且它还密集地投资线下资源,收购旅行社、开辟旅游线路…… 这时的携程,已经患上了严重的“大企业病”,居高不下的成本,也都分摊到了消费者身上。
   一个更不好的信号是,竞争对手也开始对携程形成围攻之势:去哪儿等垂直旅游搜索不断分流携程的流量,传统电商淘宝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大举涉足在线旅游行业,今夜特价酒店等移动APP也开始“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酒店和航空公司也不再满足于充当给携程“打工”的角色,开始联合支付宝、财付通等网络支付工具推广自己的在线直销业务。作为分销商的携程不仅面临客户的流失,对价格的控制力也力不从心了
——事实上,携程的大部分机票、旅游等产品都不具备价格优势,所以在搜索引擎的按价格由低到高的搜索排名中,携程总是排在后面。
     让梁建章感到威胁的,还不只是对手的增速与价格战。通过资本上的合纵连横,对手们纷纷傍上了互联网巨头。2011年5月,腾讯斥资8440万美元,购买艺龙16%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一个月后,百度斥资3.06亿美元,持股去哪儿62%,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巨头的流量迅速催化了两个对手的迅速崛起,让去哪儿成了PC端的老大。
     与此同时,携程的主要订单却仍然来源于高成本的呼叫中心,其在线预订比例始终没有超过50%。由于百度带来的巨大流量让去哪儿成了PC端无可动摇的老大,唯一的出路,或者说最后的决战将在移动端展开。
   四面楚歌中,拿到博士学位的梁建章在2012年“回归”携程,同年7月,梁建章召开携程董事会,宣布携程将投入5亿美元,用各种方式开展低价促销。5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携程2011年的总营收,甚至超过了当时艺龙公司的市值。
   2013年3月,梁建章接替范敏重返CEO之位,推出“拇指+水泥”战略,从OTA(在线旅行商)转型MTA(移动旅游服务商),将携程划分为无线、酒店、旅游和机票等几大事业部,自己亲自操刀移动化。
   “首要任务是争夺市场份额。”梁在多个场合宣称,他希望能够像当年柳传志或乔布斯一样,又一次上演“创始人回归并力挽狂澜”的奇迹。此后,携程发行了8亿美元可转换债券,用于价格战以及资本收购。
   如此一来,庞大的线下旅游业务资源成了首先需要丢掉的包袱。从2013年1月起,携程先后两次大刀阔斧裁员,人数共计一千多人。同时,携程一口气发布了多款“APP”,并在2013年以简单粗暴的方式疯狂收购众多移动互联网公司。
     尽管携程在移动端上有所上升,但根据劲旅咨询发布的2013年《11月国内旅游类APP运营商月度排名》报告显示,旅游类APP运营商总下载量排名第一位的依然是去哪儿网,携程排名第三位,其运营的三款APP总下载量与第一位去哪儿网相差近千万。在度假产品上,携程2013年二季度总营收仅为3000万美元,而专做度假产品的途牛旅行网一个季度销售额就近10亿。德银最新发布的观测数据也显示,在旅行类应用安装量中,携程落后竞争对手十个百分比。
     一直以来,携程的优势在于长期扎根行业,对上游的商户资源有更深的控制力,其用户也有很好忠诚度。但是这批常年享受携程呼叫中心服务的用户,这批用户以商旅用户居多,当这些用户都对携程强行绑定保险方案时,携程又该往哪里去?

相关链接:
揭秘:特价机票真不能改签?

   根据劲旅咨询公司和格兰斯路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在线机票价格监测分析报告》,样本中约九成打9折以下的机票来源是违规操作,办法包括加价转售、非正常舱位加价销售、盗用大客户协议价、虚假低价无法预订、组合产品违规拆分销售、散拼团、擅改航班日期、冒用青老年特价等。
   比如,那些3折甚至更低价格的机票,甚至本来是可以免费的,“总公司专用舱位”,也就是你能用积分或累计里程兑换的舱位,航空公司仍旧会将这部分原本应该留给里程兑换乘客的票出售,以获取最大利益。
   遇到这样操作的“黑代”,你订的特价机票可能暗含隐患——要么无法提供行程,要么虽然机票价格并没有低至4折以下,却依然无法退改签。而遇到机票超售,就有无法乘机的风险。
   另外,国家民航总局规定打折机票是否能签转或退票由航空公司自行决定。
大部分航空公司的折以下的特价机票都不能改签,退票只退还基建和燃油费。如果改签特价机票,成本算下来很可能超过全价票。实际上,这个“约定俗成”也引起了很大争议,在许多律师看来属于霸王条款。 
本文出自2014-01-13出版的《电脑报》2014年第02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