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新闻
智能汽车在中国:一路狂奔
  • 2014-1-18 17:07:04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程朋
  • 作者:电脑报记者 朱文利 魏政军
【电脑报在线】提到CES(全称: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主角不外乎各类电子数码产品。但是刚刚落幕的2014年CES,智能汽车或许才是那个星光熠熠的主角。全球前10大汽车厂商中9家都在2014年CES上大展“车技”,纷纷拥抱移动计算技术,将数字生活与驾驶体验融合到一起。

未来关键:突破国外汽车产业的专利壁垒
  研究过程中经历的痛,也令我们更加深入思考我国无人驾驶汽车前进的道路。前面的研究,我们主要关注环境感知与规划决策技术,但忽视了同样重要甚至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我国汽车产业没有真正参与。到今天我们突然发现,在拉斯维加斯2014消费电子展上,奥迪、宝马等几乎所有大品牌汽车公司都展示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了,我们又落后了!
  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成熟,还是以传统汽车技术为基础的。感知、决策必须与车辆动力、传动、制动等系统相结合,就好比一个知道自己腿脚不好的人,在感知周围环境、决定自己的行为时,会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行动能力。但我国汽车工业包括大多数自主汽车品牌的关键总成部件都是“拿来”的,现在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制,就受制于这些技术积累。
  从2009年比赛后,我就开始寻找国产自主汽车企业,而且汽车公司也非常配合,给我免费提供试验车辆,但无奈内脏基本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无法深入控制。2012年底开始和比亚迪开始合作,2013年无人车比赛就拿到冠军。我惊奇地发现,比亚迪自己掌握了大部分底层控制技术,包括发动机、自动变速器,还有几乎全部的汽车电子产品技术,虽然一时在整车性能上比不上那些全部“拿来”的车辆,但我相信比亚迪会越做越好,用比亚迪罗如忠总工的话说:我们研制智能车,基本不受制于技术。事实上,我们其他国产自主品牌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现在,国外智能车由于技术的成熟度和法律瓶颈,留给中国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时间应该只有五年左右,现在正是应该走向第三个阶段的时候:汽车企业的参与。同时,在此带动下,研制相关的汽车电子产品。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应该积极走向企业,在给我们有限的时间内,促成无人驾驶汽车的飞跃,尽快突破国外汽车产业的专利壁垒。
  

那些眼花缭乱的智能汽车设备




起亚智能汽车的3D液晶仪表盘,采用了液晶屏式仪表盘,而且随着人们左右视线的移动,液晶屏上的仪表盘也会随着人眼的视线进行修正。


宝马展示了一款使用三星GalaxyGear智能手表控制的i3电动车


安装在智能汽车上面,用于显示油耗、里程等信息的智能显示器


特斯拉汽车上安装的一块巨大的太阳能面板,可以直接提供驾驶动力。
本文出自2014-01-20出版的《电脑报》2014年第03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