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你爱不爱 触控已经来!
- 2013-9-24 10:33:49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胡进
- 作者:
【电脑报在线】前些天一忘年交给我电话,说买了新电脑,让我去他家玩。此人系“国企干部”型,完全的IT盲。但我进门后大吃一惊,他正在新买的Win 8触控本上和儿子一起玩《武士大战僵尸》,他操控键盘控制武士的进退,而他5岁的儿子则负责触摸屏幕召唤武将助阵并施展奥义杀敌。
前些天一忘年交给我电话,说买了新电脑,让我去他家玩。此人系“国企干部”型,完全的IT盲。但我进门后大吃一惊,他正在新买的Win 8触控本上和儿子一起玩《武士大战僵尸》,他操控键盘控制武士的进退,而他5岁的儿子则负责触摸屏幕召唤武将助阵并施展奥义杀敌。这一景象让还痴迷于研究PC终极性能的我颇有些“顿悟感”——PC的热点已经不光是性能,触控的大潮,已然来临。
英特尔的努力:不触控不超极
轻薄时尚的超极本概念,已经炒了多年。而近期英特尔又开始四处宣扬“不触控不超极”的理念,意思是:未来超极本100%是带触控屏的!我们可以把这理解为英特尔“强推”触控本的一个手段;也可以理解为触控本发展速度不如预期,英特尔怒了,依靠自身的影响力来给下游的PC厂商做规范和定义。
事实上,就市场端来说,超极不超极,根本不是消费者关心的。更多消费者认同的是轻薄和时尚的笔记本,而一旦这种笔记本还拥有触控功能,自然是更好的事情。无论如何,英特尔的这一举措都算是一种积极的努力,对触控本的推广绝对具有积极意义。
PC厂商:变形靠边站 传统本触控低门槛
英特尔说归说,但真正卖电脑的还是PC厂商。当年听英特尔“建议”,大推变形本的PC厂商可谓痛苦不堪。由于缺乏统一的形态,变形本各自为政,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形态的变形本算得上真正崛起。这一度让PC阵营对微软和英特尔大为光火。
但Win 8和触控的趋势已定,在痛定思痛之后,PC厂商变换了思路,让变形本靠边站,转而祭出了一个它们非常擅长的武器:低成本。大量PC厂商不约而同的放弃了所谓的“传统本在形态上不适合触控”的理念,直接在传统本上加装触控屏!尽管这一举措让不少“专业人士”大跌眼镜,但的确把触控本的价格拉了下来,拥有这类触控机型的成本很低,目前市场中,2000多元就能买到大量触控机型。而大量PC厂商同时采购传统尺寸(如14英寸)触控屏也使得笔记本触控屏的生产/出货量得以大幅提升,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屏幕本身的成本。事实上,目前不少PC厂商的同配置机型,触控与非触控版差价也就在300元~500元,即便是索尼新款的Haswell平台独显本,目前拥有触控屏的成本也就500元,再加200元甚至还能拥有全高清触控屏!而戴尔则采用了触控/非触控几乎同价的策略,只是将非触控版的其他配置略微调低。“拥有的成本很低”,成了触控本最近颇受市场关注的一大原因。而PC厂商也转变了观点——“触控和非触控以后不再是对立的两大类机型,以后,触控就是笔记本的一个标准配置,算是键鼠操控的补充”。不得不说,这种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图说:目前拥有触控本的成本非常低
Win 8触控应用:目前再烂 也终将迎来春天
我的忘年交朋友是在电脑报笔记本整机周刊的《开学触控推荐》专题中看到的《武士大战僵尸》这款游戏,我也翻看了那个专题报道,有不少好游戏推荐,这让我也有些小激动,于是赶紧又进入了Windows应用商店探寻——比起三个月前,现在的游戏及应用数量增加了很多,游戏就有一万多个了。虽然还存在各种狗血的问题(比如中文商店里还是只有几百个游戏,吐槽一句,微软中国是吃白饭的吗),但我不得不承认,Win 8的触控应用环境正在慢慢形成。尽管发展速度真的还不够理想,而且微软似乎还没有找到推广应用的正确方式,但我相信,凭借庞大的装机数量,Win 8应用,尤其是触控应用,会慢慢以“移植Android及iOS热门游戏”为契机逐渐成长起来——《武士大战僵尸》在Win 8上的火热就是最好的例证。微软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快速增加免费的触控游戏大作。
图说:Win 8触控应用逐渐进入状态
结语:放弃性能至上论,让触控飞起来!
说那么多,最后忍不住想喊两句口号。
目前很多“意见领袖”级的用户,过多地将目光放在了“性能”上,而忽略了体验和快乐本身。我朋友的触控本用的是AMD低功耗处理器,在专业用户看来是绝对不值得考虑的。其实最开始我也这样想。但用了以后我真的很有感触:它虽然无法应对大型3D游戏,但它的“清凉”,是我这个小y用户已经久违的!而触控对于普通家庭用户而言,学习成本也是很低的,几岁的小孩都能熟练把玩——这种家人其乐融融的简单快乐,不正是我们这些“高手”以前在“打飞机”,“打潜艇”和玩吃豆人时所追求的吗?或许,身为“专家”的我们,也应该放弃性能至上的传统PC思路,转而拥抱触控本了。
英特尔的努力:不触控不超极
轻薄时尚的超极本概念,已经炒了多年。而近期英特尔又开始四处宣扬“不触控不超极”的理念,意思是:未来超极本100%是带触控屏的!我们可以把这理解为英特尔“强推”触控本的一个手段;也可以理解为触控本发展速度不如预期,英特尔怒了,依靠自身的影响力来给下游的PC厂商做规范和定义。
事实上,就市场端来说,超极不超极,根本不是消费者关心的。更多消费者认同的是轻薄和时尚的笔记本,而一旦这种笔记本还拥有触控功能,自然是更好的事情。无论如何,英特尔的这一举措都算是一种积极的努力,对触控本的推广绝对具有积极意义。
PC厂商:变形靠边站 传统本触控低门槛
英特尔说归说,但真正卖电脑的还是PC厂商。当年听英特尔“建议”,大推变形本的PC厂商可谓痛苦不堪。由于缺乏统一的形态,变形本各自为政,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形态的变形本算得上真正崛起。这一度让PC阵营对微软和英特尔大为光火。
但Win 8和触控的趋势已定,在痛定思痛之后,PC厂商变换了思路,让变形本靠边站,转而祭出了一个它们非常擅长的武器:低成本。大量PC厂商不约而同的放弃了所谓的“传统本在形态上不适合触控”的理念,直接在传统本上加装触控屏!尽管这一举措让不少“专业人士”大跌眼镜,但的确把触控本的价格拉了下来,拥有这类触控机型的成本很低,目前市场中,2000多元就能买到大量触控机型。而大量PC厂商同时采购传统尺寸(如14英寸)触控屏也使得笔记本触控屏的生产/出货量得以大幅提升,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屏幕本身的成本。事实上,目前不少PC厂商的同配置机型,触控与非触控版差价也就在300元~500元,即便是索尼新款的Haswell平台独显本,目前拥有触控屏的成本也就500元,再加200元甚至还能拥有全高清触控屏!而戴尔则采用了触控/非触控几乎同价的策略,只是将非触控版的其他配置略微调低。“拥有的成本很低”,成了触控本最近颇受市场关注的一大原因。而PC厂商也转变了观点——“触控和非触控以后不再是对立的两大类机型,以后,触控就是笔记本的一个标准配置,算是键鼠操控的补充”。不得不说,这种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图说:目前拥有触控本的成本非常低
Win 8触控应用:目前再烂 也终将迎来春天
我的忘年交朋友是在电脑报笔记本整机周刊的《开学触控推荐》专题中看到的《武士大战僵尸》这款游戏,我也翻看了那个专题报道,有不少好游戏推荐,这让我也有些小激动,于是赶紧又进入了Windows应用商店探寻——比起三个月前,现在的游戏及应用数量增加了很多,游戏就有一万多个了。虽然还存在各种狗血的问题(比如中文商店里还是只有几百个游戏,吐槽一句,微软中国是吃白饭的吗),但我不得不承认,Win 8的触控应用环境正在慢慢形成。尽管发展速度真的还不够理想,而且微软似乎还没有找到推广应用的正确方式,但我相信,凭借庞大的装机数量,Win 8应用,尤其是触控应用,会慢慢以“移植Android及iOS热门游戏”为契机逐渐成长起来——《武士大战僵尸》在Win 8上的火热就是最好的例证。微软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快速增加免费的触控游戏大作。
图说:Win 8触控应用逐渐进入状态
结语:放弃性能至上论,让触控飞起来!
说那么多,最后忍不住想喊两句口号。
目前很多“意见领袖”级的用户,过多地将目光放在了“性能”上,而忽略了体验和快乐本身。我朋友的触控本用的是AMD低功耗处理器,在专业用户看来是绝对不值得考虑的。其实最开始我也这样想。但用了以后我真的很有感触:它虽然无法应对大型3D游戏,但它的“清凉”,是我这个小y用户已经久违的!而触控对于普通家庭用户而言,学习成本也是很低的,几岁的小孩都能熟练把玩——这种家人其乐融融的简单快乐,不正是我们这些“高手”以前在“打飞机”,“打潜艇”和玩吃豆人时所追求的吗?或许,身为“专家”的我们,也应该放弃性能至上的传统PC思路,转而拥抱触控本了。
本文出自2013-09-23出版的《电脑报》2013年第37期 C.笔记本电脑
(网站编辑:pcw2013)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论坛热帖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业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i.co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i.co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