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装机升级 > 电脑外设 > 评测
游戏机还是机顶盒:微软Xbox One完全解析
  • 2013-5-31 14:36:05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陈扬轶
  • 作者:
【电脑报在线】北京时间5月22日凌晨,微软终于发布了自己下一代游戏主机——Xbox One,一个听上去非常老土且无新意的名字,但却足以彰显出微软蓬勃的野心。对于微软而言,Xbox One不仅仅是一款家用游戏主机,它更像是一部整合了各种功能的家庭娱乐终端;它的对手不仅是早先发布的索尼PS4,它同时还要挑战传统的家庭视频设备,包括机顶盒、播放器甚至是通讯设备!

    北京时间5月22日凌晨,微软终于发布了自己下一代游戏主机——Xbox One,一个听上去非常老土且无新意的名字,但却足以彰显出微软蓬勃的野心。对于微软而言,Xbox One不仅仅是一款家用游戏主机,它更像是一部整合了各种功能的家庭娱乐终端;它的对手不仅是早先发布的索尼PS4,它同时还要挑战传统的家庭视频设备,包括机顶盒、播放器甚至是通讯设备!下面,就随着我们的笔触,一起来揭开这款被微软寄予厚望主机的神秘面纱!


史上外形设计最无趣的主机

    在Xbox One发布之前,所有人都在猜想微软会在外形上带给大家怎样的惊喜,但即使是最悲观的人也万万没有想到它会如此平淡无奇。如果说过去的游戏机在外观上和其他设备有着鲜明的对比,那么Xbox One不但可以用毫无个性来形容,甚至可以说是游戏主机外形设计历史上的一次倒退!

    从外观而言,Xbox One很像一部传统的蓝光播放机,或者说像一台HTPC。方正的外形、死板的风格,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拿得出手的亮点,如果不是有着Xbox的标志,想象力再丰富的人也不会认为这是下一代游戏主机。如果一定要找出外观给人留下了什么印象,那就是那一点不讨喜的两段式设计,左边显然是蓝光光驱,而右边硕大密集的散热孔,只会让人担心这款主机的发热状况,要知道三红绝对是Xbox 360玩家最大的噩梦!

Xbox One的外观遭到很多人的诟病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Xbox One两个重要附件至少不让人反感。Xbox One的手柄依然沿用了Xbox 360的设计,同时在外观和材质上还有明显的进步,而第二代Kinect也简化到了只有一个摄像头。当然,这并不能影响Xbox One外观在玩家心目中的恶劣印象,至少在推特和脸书上,多数玩家对Xbox One的外观是不满意的。或许要等到微软推出改进型的机型后,Xbox One的外观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对手逊色不少的硬件规格

    事实上,Xbox One的硬件规格在发布之前就已经泄漏了出来,微软在发布会上公布的模糊规格以及事后发布的详细规格,只能说明了微软的保密措施做得有多么失败!在处理器上,微软和索尼同时选择了AMD的APU,而且在CPU部分都使用了相同的28nm八核心美洲虎,频率皆为1.6GHz。不过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GPU部分,索尼PS4和微软Xbox One的GPU架构同为AMD的GCN,不过规格大不相同,PS4配备了18组处理单元,流处理器达到1152个,而Xbox One则配备了12组处理单元,流处理器数量也只有768个,整整少了1/3。同时别忘记了,PS4的Rops数量为32个,而Xbox One的Rops数量很有可能只有16个,仅GPU的性能对比,Xbox One至少会落后对手30%以上。

Xbox One的内部实际就是一个AMD的SOC系统

    事实上,除了GPU架构和核心外,显存容量、频率和位宽同样是影响游戏性能的关键要素。Xbox One采用的依然是统一架构的内存模式,即处理器和GPU共享内存(与PS4相同),内存容量为8GB DDR3,位宽256bit,频率为DDR3-2133,总带宽为68.3GB/s。微软当然不会像任天堂那样在带宽上过于小气,但是和PS4相比起来,这一数据依然显得寒碜。PS4采用的是8GB GDDR5内存,频率为5.5GHz,位宽256bit,总带宽为176GB/s,这样相比,Xbox One的带宽还不到对手的40%。要知道即使Xbox One的GPU规模较小,用不上那么高的带宽,但在单机的游戏性能上,微软已经处于绝对的下风。

微软发布会上公布的硬件规格

    至于其他部分,Xbox One并没有带来多少惊喜,USB3.0和蓝光光驱都在意料之内,500GB内置硬盘尚能接受,4K视频和3D也是情理之中。可能唯一让人有少许激动的是微软这次全面使用了802.11n无线网络,还自带一个HDMI输入接口,这让玩家对未来Xbox One的扩展能力充满了期待!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微软在手柄和第二代Kinect上下了不少工夫,新一代的Kinect性能大幅提升,1080P 30fps的精度足以产生令人遐想的应用!

本文出自2013-06-03出版的《电脑报》2013年第21期 E.硬件DIY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