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8-15 18:19:22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王诚
- 作者:
IT技术正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无论是传统的大型企业、谋求变革的中小型企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都在力图构建一套完善、标准、灵活的IT架构,以支撑未来的转型,促进业务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选择数据库平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今的企业面临着多样的数据类型和海量的数据查询与处理需求,随着CIO对数据库平台选择的思考日益深入,业界对于数据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探讨也很热烈:关系型数据库是否将被取代?采用Hadoop + NoSQL是提升查询和检索能力的最佳选择吗?采用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是否更节省成本?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炙手可热的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对技术和自身业务进行“冷思考”。
开源关系数据库的优势
毫无疑问,作为传统数据库类型,关系型数据库给企业带来的价值非常巨大。既然关系型数据库对企业如此重要,那么是否选择了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的企业就能真的节省成本呢?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开源数据库之一,甲骨文的MySQL主要用于一些业务关联性、复杂性、可靠性要求不高及非核心交易类的应用,比如小型的企业,或者大型企业内部的小部门或小应用规模。当这些客户一旦需要运行关键任务的时候,他们一般会选择更高性能和更加安全的Oracle的其他企业级数据库产品。总而言之,在复杂SQL的支持能力、数据存储能力以及大型应用的支持能力方面,以及在可用性、安全性、可管理型、诊断及备份功能、商业支持等方面,Oracle数据库有非常大的优势。
关系型数据库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总体拥有成本方面,企业要想从企业级商业软件迁移到开源平台比如MySQL,通常需要进行分库、逻辑计算能力上移、不同并发任务分配不同节点来进行,应用复杂度大大上升,客户对开发商的依赖也进一步增加。同时,这种迁移也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成本增长,包括运维成本、开发和升级成本,以及在稳定性、可靠性和封闭性方面的风险。采用开源技术后成本结构转移到开发及升级, 从软硬件的采购成本转移到开发成本、运维成本、人力成本等,还有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机会成本,即一旦出现问题带来的赔偿往往得不偿失,从最近的某些重大事件就可以看出来。甲骨文近来推出了一系列的软硬件集成一体化系统,能够提供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的业务运行环境,同时从整体上帮助客户节省成本,加快应用上线进度,简化应用架构和管理,在全球范围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众所周知,云计算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云是由应用层、平台层和架构层组成。企业的ERP,电信的BOSS,银行的Core Banking属于应用层,数据库属于平台层,而服务器、存储属于架构层。在系统设计时,应用和平台是应该松耦合的, 即应用的改变和平台无关。应用的更新和改变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进行的,如果是紧耦合,那么每次应用改变都必须改变平台,最后导致整个系统过于复杂,难以管理,同时新应用的上线时间大大延长,错失了商机。开源数据库“联邦”技术取代企业级数据库的根本原因,就是将很多在企业级数据库所做的工作不在平台层解决,而是放在应用层去处理。这样总拥有成本未必会降低,因为在数据库上的投入虽然减少,但是人员投入显著增加,开发周期大大延长,维护成本提高。更重要的是,除非所有应用都是企业自己开发的,否则由于平台和应用是紧耦合,企业有可能很难离开该应用开发商。
冷静思考业务需求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断会有新的技术和架构出来,这是信息技术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的内因。但是我们要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技术适应的业务场景、数据量、应用访问量也是不同的,企业进行不同的选择时需要付出的成本也是不同的。
成熟的大型行业企业通常已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及IT基础架构,因此对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异常苛刻的标准,在数据库层面更是如此。数据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关键业务、核心系统以及服务支持等方方面面。CIO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在维持现有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将有限的资本和精力投入到创新中,实现IT混合架构的优化,获得在互联网时代所必须的灵活性与兼容性。
相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他们基于业务特性、投入产出比等原因,在互联网服务和分析领域选择了开源技术,主要原因是这些巨型互联网企业产生的数据,绝大部分是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如网站不同类型的商品描述、新闻视频、点击行为日志等,适合采用Hadoop等开源技术实现。Hadoop、NoSQL等开源技术适合业务复杂性不高、数据一致性要求不高、数据结构种类多样、数据价值密度稀疏的业务,Oracle关系型数据库则适用于高可靠、高安全、业务关联密切、一致性要求高的业务。开源技术和成熟企业级商业软件互为补充。而对于互联网企业的集团ERP、支付等高可靠性领域,他们都已经在采用IBM、微软或者甲骨文等的成熟的企业级商业软件。
对于正蓬勃发展并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绝大多数传统企业,他们在选择IT架构的时候可能会受到互联网企业的一些误导。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业务性质不同,因此其IT支撑架构要求也不同。互联网企业多数业务系统具有业务分散性、系统可靠性和事物一致性要求不高等特点,因此可以利用大量人工通过分库、采用开源技术实现。即使在互联网企业,其最核心系统往往也采用商业数据库。传统企业需要高度灵活、易于扩展、高可靠、高度安全的IT架构支撑其企业快速转型,而如果利用大量工程师进行分库,依赖开源系统大量开发建设的系统,其灵活性、可靠性等无法满足自身业务转型的要求, 同时他们更无法承担规模庞大的开发人员成本, 更重要的是要借助IT来帮助企业全面拥抱移动和互联网化时代,推动传统业务的持续发展和突破。对于此类企业来说,拥有高性能处理的数据库对于他们来讲依然不可或缺。
因此,企业在选择数据库时,应分析自身的数据特点和关键需求,同时对自身的IT架构情况做到完全了解与掌控,更重要的是合理进行成本控制与业务需求的权衡。唯有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和业务需求,明确自身的选择参考系,才能作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数据库战略。
小结:日益先进的技术让IT变得更加易用,更加高效,快速简单地实现多个CPU、数千个线程的管理已成为现实。系统的内涵已经不是硬件,而是如何和软件集成、配合,让软件发挥到极致,为客户提供价值。在互联网的潮流下,各类企业都在对其IT架构进行探索与优化,以便从IT层面释放企业的潜力,驱动业务转型和创新。
@阿君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a.co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